昨天下午的社团课,内容:《位置移动的规律》。
观察小鼹鼠从不同洞口钻出,寻找规律,预测下一个钻出的洞口是哪一个。通过动画直观感受,再移到现实中,把四张课桌椅当作洞口,学生移动位置,预测结果。
初步的直观感受,学生们兴致勃勃,效果是显著的。
提升难度,抽象到平面,观察星星、糖果等在四宫格中的位置变化,预测下一个的位置,从动态的位置变化,变成了静态的变化,需要学生脑补成动态的移动。难度一下升级,有点束手无策。
我也在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用手在空白四空格上模拟物体位置的变化,阅轩首先理解了,慢慢地思宇、燿祥也理解了,维瑞心不在焉,答题是胡乱答。
第二节,请同学们完成作业单的练习,用正确的答卷换他们最喜欢的立体拼图。
前面几位同学很快地完成,换到了心怡的手工拼图。维瑞也很想玩,胡乱写,不过关,退回。
只见她静静地思考,不一会儿交上了答卷,仔细一看,让我眼前一亮,她的方法,比我们之前的方法更好。请看她的思路:
在练习纸上把思维过程用符号留痕,让数学条件一目了然,结果自然呈现。
这是维瑞教我的方法,也是学生借助符合支架解决数学问题的很好的方式。
仔细研读学生的作品,理解他们的表达,为其他同学提供更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
学生是我们的老师,好学生的表达更是我们优化教学方法的指引者。感谢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