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苦苦求得一官半职,惨淡经营两年后,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李群玉留下一首趣味盎然的诗作《放鱼》,请告南归,拂袖而去: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诗作第一二句嘱咐鱼儿早点去寻找成龙的机会,不要在江湖中漫游,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有鳞有须、能兴风作浪的神奇动物,为龙象征着飞黄腾达,诗人此处借龙这个意象,来表达希望所放生之鱼寻觅到一个广阔自由、没有危险的世界。“早”字显示诗人企望之殷切。其中“觅”为寻找机会之意。
接着三四句道出“莫漫游”的缘故,是因为香甜软糯的钓饵之中,隐藏着锋利无比的鱼钩,“铦钩”与“香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危机之重,“须知”谓诗人告诫之恳切动人,“触口”描绘出险要境况,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鱼的怜惜之情。“香饵”为钓饵之意;“铦(xiān)钩”意谓锋利的鱼钩。
该诗表面是写将鱼儿放生,并劝告鱼儿早日成龙,不要再被钓鱼人引诱上钩,表现出放鱼人的怜悯之情,实际上凝结着作者自身沉痛教训的忠告。唐王朝末年,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操纵皇位继承,官场险恶,危机四伏,诗人正是处于这种险象环生的境况之中,联想自己因朝廷黑暗,辞官归去,不胜感慨,咏物抒怀。
回到两年以前,大中八年(公元854年)夏天,因为得到曾在湖南做过观察使、此时正入朝拜相的裴休的引进和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令狐淘的推荐及盛赞:“苦心歌篇,屏迹林壑,佳句流传于众口,芳声籍甚于一时。”李群玉以诗三百篇进献唐宣宗,并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进诗表》。
唐宣宗看过诗作之后大为称赞,认为异常高雅,便授予李群玉为弘文馆校书郎,还赠送了锦帛彩器。李群玉从一介布衣,荣登庙堂之上,确实高兴了一阵,但也只是替皇家整理校对典籍,刊正错误,没有实权,而且自己秉性耿直,与那些达官显贵的阿谀奉承格格不入,在长安任职不久后,便萌生归去之心。大中十年(公元856年),李群玉辞官南归,走出春明门时,后悔不该求仕,便写下《请告出春明门》:
本不将心挂名利,也无情意在樊笼。
鹿裘菊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
诗大意是说自己本来就没有求取功名利禄之心,也没有意愿在如囚笼的朝廷之中,荣华富贵只是虚无缥缈,过眼云烟,不如南归隐去,“樊笼”意为关鸟兽的笼子;“鹿裘”指鹿皮做的大衣,意谓隐士之服。
其实,李群玉早年便有理想抱负,加上在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二十五岁的杜牧,南游到澄州,去看望堂兄澧州刺史杜悰时,因为杜悰和夫人(宪宗之女岐阳公主)十分爱才,而李群玉才华横溢,被奉为座上宾客,而结识了李群玉,见他面目俊秀,才气过人,就劝其进京赴举,还写了《送李群玉赴举》的诗:
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玉白花红三百首,五陵谁唱与春风?
李群玉听从了杜牧的建议,也是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年秋天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此时的科举选官皆由宦官、官僚垄断,腐败至极,应举不第在情理之中。或许李群玉看明白了,自此以后,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即使杜牧晚年,依然惦记着李群玉应举不第,未获功名,在裴休观察湖南的时候,委托他荐举李群玉,以了结自己劝其赴举而未中的心愿。因为杜牧的妻子是朗州(今常德)刺史裴堰之女,与裴家有着姻亲关系,杜牧称裴休为二十叔。
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裴休约李群玉于郡中(今长沙)会面,两人漫游数月后,裴休践行自己对杜牧的承诺,向宣宗推荐李群玉。
正是年轻有为之际,在一次科举考试落第后,李群玉便决定不再参加,后来年过四十却为什么再次求官?在向宣宗呈献的《进诗表》中有云:“但虑寒饥江湖之滨,与枯鱼涸蟀为伍,膜目黄壤,虚谢文明。”李群玉,大约生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在涔阳(今湖南澧县涔水北岸)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幼年在伏牛山念书,家中人口众多,生活窘困,常常拙荆见肘。饥寒交迫,再加上还是希望自己有所建树,所以不惑之年毅然求取功名,只是官场黑暗,最终未能如愿。
离开长安,回湘两年后,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李群玉就郁郁而终。据说李群玉辞官南归,愁眉苦眼,路过洞庭湖的时候,题诗于二妃庙,写下两首著名的《黄陵庙》。他题诗的当晚住宿在山村人家,夜里梦见两个女子来找他,自称是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感谢他的诗文,准备邀请他遨游天国。李群玉醒来后,南柯一梦,想到自己悲惨的境遇,更是感到抑郁寡欢,二年后便去世了。
李群玉去世后,著名诗人韦庄把其人其事上奏给唐昭宗,被追赠为进士及第。生时虽名落孙山,死后中第,也是对李群玉沧海遗珠的一种弥补和慰藉吧!
行人漫步河边之时,常见钓鱼人沉迷于上钩之鱼,即使幼鱼,弃置路旁,亦不放归河中,而任其暴露无水之地,遂感叹曰:细竿甩银钩,待得幼鱼收。何故弃路旁?放归明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