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桃花亦俗亦仙。
《桃夭》中的女子宜室宜家,享有了俗世中种种美好,这桃花俗的让人艳羡,她的幸福是如此的明媚,光彩照人。有趣的是,桃花有时却是仙气十足。你看《三生三世》中不问世事的折颜,种下的是十里桃花,白浅每每喝酒的场面,那背景也是灿烂的桃花。试想,如果不是桃林,而是油菜花呢?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是不是让你觉得这个折颜应该穿着乡下老农的衣服,在田间地头锄地呢?再想想看,如果是白如雪的梨花呢?仙气是有了,可穿梭期间未免也有些清冷,少了些鲜活的气息。我们古人是不喜欢白色的!再想想,兰花如何?空谷幽兰,如若真是兰花,那折颜应该是如《琅琊榜》里宗主一般了吧,或者像是墨渊,沉默些,话不要那么多。是啊,兰花似乎少了些冲动的性情啊!而只有这桃花,飘逸有之、灵动有之、自由有之,多了些随心所欲。唯有这桃花是性情了些的。
桃花也是隐者的风范呢!不然,为什么陶渊明所描绘的是世外桃源呢?
大家都读过《桃花源记》,开篇这样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十二个字勾勒出了一幅让人憧憬的画卷,如若不是这桃花的美吸引了武陵人,让他心动神怡,怎么复前行呢?桃林就是美好的象征。谁不想在这忙碌不堪的俗世找到一片世外桃源呢?唐代的张旭写下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感慨,李白隐居碧山而赞叹“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南宋的谢枋得却在这大好的春光里去寻那桃源“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这是中国文人的千古一梦啊!
唐寅的《桃花庵歌》,古诗文网评价这首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隽,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评价很高,用词华美。我只是觉得喜欢,读着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意思也明了简洁。
首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一气呵成的读下来,颇有种镜头一点一点推进的感觉,你的画面感随之而来:桃花坞、桃花庵、桃花树、桃花仙。就如鲁迅先生的文章《枣树》:“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时候教科书里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强调,而我更喜欢舒明月老师的解释,这是一种镜头的推进式的描写,先是看到了一株枣树,而后跟着画面向前延展,又看到了另一颗枣树。这是一种有趣的描写方式,我认为。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花酒与车马,显者与隐士,在这两种生活中,唐寅的选择是“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做违心之事,不如在花酒间快乐逍遥。
16岁的唐伯虎,秀才考试第一名,轰动整个苏州城。29岁的唐伯虎应天府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他曾经春风得意、名震江南。然在30岁时,牵扯进“科考舞弊案”,名声扫地,又逢妻子势利背叛,更是雪上加霜。
36岁的唐伯虎开始修建桃花庵别业。
他曾经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莘莘学子,他也曾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无限美好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让骄傲的唐寅放弃——入世无望!这看似轻松愉悦的诗中,想必藏着诗人多少的痛苦与心酸啊!割舍也是不得已啊!还好陶渊明给中国人制造出了“世外桃源”,还有桃源可避秦,虽然不能兼济天下,却还可独善其身。
谁说这桃花不是放下尘世的牵绊,自由自在的隐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