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上午第三节我在五年级上课,然后四年级的班长上来找我说班里面有两个人打架啦,随后俩人都在哭,当时我本来是在五年级上课,五年级学生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情绪可能就已经很暴躁啦,这个时候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给五年级学生布置作业然后下去看看学四年级生情况,当时内心是急躁烦闷担心的。
我责任心可能太年轻血气方刚的,脾气又比较急躁,对待学生违纪和犯错误不能容忍,常常因为急躁而产生不好的影响。我当时的第一判断是班里面那个成天话可多的小姑娘在班上惹事生非,奇怪的是班里面没有老师,我也烦,心想肯定是另一个老师还在休息然后忘了上课,就感觉可不爽,可能本来就非常气愤,没有细问青红皂白的就把那个女生从教室揪了出来,那个少年不服气跟我顶撞,更激起了我的愤怒,当时真的想给她家长叫来。
人都是有感情的,或者说在处理问题时不可避免地会带着个人情绪。理论的东西只有内化为一种品质的时候,才能自觉地在实际工作中起作用。即使如此,在具体工作中,也往往会出现情绪战胜理论的现象,甚至完全情绪化地处理问题。
情绪失控往往会把事情搞得很糟,轻则使教育过程完全失败,重则把自己推到非常尴尬的境地。
网上说“教师情绪失控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是教师和学生心理冲突,所以,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强调师生关系要平等和尊重,这要求老师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有尊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心理学说“你不是别人,怎么了解别人”当出现问题时要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讽刺、挖苦、发火等往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憎恨和报复。聪明的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数落、教训或给予忠告,而是了解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期望和疑虑,坦诚的陈述意见,有时苦口婆心规劝,甚至打出手,学生反而变本加厉。对于学生使用批评性语言和非批评性语言差别很大,前者易引起反抗,后者则合作,因为每个人在受到侵犯时都会不自觉自卫抵抗。”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面对着许多复杂的情形。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希望能够保持真心想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们的成长尽一份力的初衷,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慢慢控制情绪,做一个脾气好一点的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