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平仄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 贺圣朝。 雕栏玉砌应犹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前后阕各两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 ------------------------------------------------------------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词句、句子。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渔歌子27字,西楼月27字,
寿阳曲27字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如梦令33字 相见欢(亦称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减字木兰花44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采桑子44字 谒金门45字 九回肠(又名好女儿)45字
诉衷情45字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夜归 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有哪些著名的词牌名?
〆自由灬 2011-08-18
满意答案
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江城子、永遇乐、贺新郎、卜算子、忆江南、水调歌头、定风波、一剪梅、虞美人、蝶恋花、鹧鸪天、西江月、浣溪纱、渔家傲、醉花阴、八声甘州、采桑子、临江仙、水龙吟、雨霖铃、点绛唇、破阵子。。。。。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一、本来是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咏夜的。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
大多数词牌不是词的本意,而只是一种词谱的代号,词题和词牌不发生关系。一般人填词要另立题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咏之志。
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词牌名有上百个,以下是常用的
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 ,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
34: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
35:望江南.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
36:惜分飞.又名《惜双双》、《惜芳菲》.《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
37:惜奴娇.《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
38:行路难.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39:一剪梅.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
40:渔家傲.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
41: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
42: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
43:昭君怨.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
《忆秦娥》罢《念奴娇》,
《烛影摇红》《望海潮》。
《忆少年》折《章台柳》,
《纱窗恨》怨《透碧霄》。
二
<楚宫春慢》《踏莎行》,
《桂殿秋》夜《月华清》。
《虞美人》兮《望江怨》,
《如梦令》侬《诉衷情》。
三
<芳草渡》头《柳梢青》,
《梧桐影》碎《喜迁莺》。
《西江月》下《渔家傲》,
《水调歌头》《望远行》。
四
《苏幕遮》掩《相见欢》,
《醉垂鞭》见《燕归梁》。
《眼儿媚》摄《风流子》,
《齐天乐》奏《贺新郎》。
五
《点绛唇》香《恋绣衾》,
《燕山亭》闻《越江吟》。
《谢池春》水《垂丝钓》,
沉《醉花荫》《一寸金》。
六
《冉冉云》起《醉高楼》,
《好事近》《人月圆》幽。
《步月》《踏歌》《渔父引》,
《祝英台近》《少年游》。
七
《蝶恋花》丛《满庭芳》,
《憾庭竹》影《忆江南》。
《玉堂春》晓《莺啼序》,
《隔浦莲》池浮《暗香》。
八
朗月《渡江云》彩追,
《渔歌子》夜伴清晖。
《天香《疏影》《清波引》,
《鱼游春水》《阮郎归》。
九
《临江仙》韵《散余霞》,
《思越人》歌《十样花》。
《月下笛》吹《花心动》,
《蕙兰芳引》《泊侬家》。
十
《迎春乐》也《倦寻芳》,
《玉漏迟》迟《醉花间》。
《水龙吟》叹《声声慢》,
《如梦令》我《思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