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渴望交流,却习惯被动沉默。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沉默型人格。这个话题反映了很多人当下的苦恼,包括我自己。
在社交场合,每次一开口说话就会陷入紧张焦虑的状态,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明明心里有很多的想法和意见,一到关键时刻,大脑立刻一片空白。
表达不出来,或者不敢表达,特别渴望与人交流,更加知道与人交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更加知道自己必须改变。可就是无法自然大方的交流。
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不能因为与他人交流所以会一味否定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听大家说,我太容易紧张了,我容易脸红,这些想法不停的冒出来,最后只能选择退缩。
一边羡慕侃侃而谈的人,一边用沉默来掩饰自己的紧张。一边想成为自然大方的人,一边又不知道如何改变。渐渐地,成为了人群中不爱说话的那个人。
看似来是自己主动选择了沉默,其实是被紧张感逼迫着被动选择沉默。
每一次聚会,大家都交谈甚欢,可是自己却无法自如的融入大家的对话当中,哪怕对话的内容是我擅长熟悉的。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我只能偷偷的羡慕着。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样的,大概是小时候津津乐道的和家人分享事情时,他们不予理睬,抑或是一直否定我,不被接纳,一直被反击。
一直想要被接纳和肯定,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做,常常显得我很笨重。每次和别人交流,底气十分不足,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做错。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错。
“我不会说话,容易出错”
“万一我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说完以后没人理我,那不是很丢人吗”
这都是我的部分想法,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这该死的性格。更是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
首先,我一直把打交道当成对我能力的考验,仅仅是普通的交流互动而已,并不意味着会一直处于被批判的状态。即使我们做的不好也不意味着会被对方不喜欢。
与人打交道是出于本能的需要,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先从自己做起,不在社交场合中批判别人的表现,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谈话的内容上。
用一种全然的接纳和别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