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年多以来,我逐渐适应了自己作为班主任加语文老师的双重身份,慢慢从一年级的上好每一节课,学生不出安全事故就好的思想开始转变。他们像是一张张白纸,好像我写什么,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意识到这的时候,突然觉得身上的担子变得很重。
升入二年级后,我开始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在课上、课下有意识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集体教育……或许,不是每朵花都能如期开放,但必须根正苗红。
教育是只要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不算太晚。班里的小W从一年级就很吃力,上课不听课,满脸的生无可恋,下课追跑打闹,生龙活虎。二年级一开始,状态还算可以,勉强跟得上。可学期过半,她突然交上来一份写满了“一二三四”的练习题,就连课本上的默写填空,她都胡编乱造,抄都懒得抄。孩子妈妈说,孩子从大班开始,就跟不上啦,我也是老师,我在家会给她补习。
教育是鼓励他为对手鼓掌。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培养品格。在学习过程中,部分胜负心较强的孩子往往过于关注胜负,却忽视了对手的价值。他们甚至会因为一次上台发言没有选择了自己而垂头丧气,懊恼万分。在和孩子的聊天中,我告诉他:同窗好友先是伙伴,才是对手。为伙伴鼓掌,是祝福,是敬佩;为对手鼓掌,是尊重,是谦逊,更是自我提升的动力。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欣赏他人,共同进步。
教育是慢一点,但别停下来。偶然听到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每一朵花都会盛开,只是在不同季节。每个人都会长大,只是有人慢有人快……”和孩子们解释了一下歌词的意思之后,他们欣然同意把这首歌作为班歌。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朵小花,早晚都会开放。只不过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还默默无闻,等待积蓄和时机。我很欣慰班里慢慢吞吞的女孩偶然也有反应迅速的时刻,也很感叹总是不及格的孩子能勇敢站上讲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教育到底是什么,我还在探索。我仍然在探索教育的真谛。每一次的课堂学习,每一次的实践体验,每一次的反思和总结,都让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视野的开阔,一种精神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