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到了,李东庆也没有回家,只是给爸妈打了个电话,寒暄了几句,因为图书社太忙,根本没时间回去。他每天都在忙碌着,虽然还是预约了肖小平多次,但都还是没有约到。因为他的书社还不够规模,业务量不多,可肖小平不知道李东庆要说的不是现在的书社,他有个新想法。好在他已经与几个小有名气的作家签订了出版合同,也有部分学校的出版业务,这样保证了业务量,能够勉强维持书社正常运转。
有一天吃过午饭后,大约是中秋过后的第三天,李东庆因为前几天连续出差比较累,就在沙发上睡了一会。睡醒后,打开窗户,一阵清风吹过,随之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顿时让李东庆觉得清爽无比,脑袋也是清醒了许多。正要回去继续工作,又想到有好多天没去各个书店转转了。整理好文件,出了办公室。
李东庆共经营了四家书店,其中,图图书店是最早的一家,这是他毕业就开的书店,当时是他和祝婷婷一起看店的,那时候还有很多读者的,因为在学校旁边,主打复习资料和考试资料,还有一些励志图书。不一会就到了书店,问了问刘娅,“最近书店生意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什么书受欢迎?。。。。。。”。一股脑的他问了很多,刘娅都一一作答,“生意还行,也没什么具体困难,就是缺少公务员图书,给张叔打电话说了,但现在还没有弄来。”,刘娅是他雇来的兼职人员,小姑娘很勤快,也很会来事,在这书店得心应手,不仅锻炼了自己,还每月有份额外收入,虽然不多,但每月开销不用向家里要。她嘴里的张叔是李东庆的合伙人,主要负责书社的内务。“哦,怎么会搞不到呢?”,他自言自语道。接着又对刘娅说:“这个你放心,我会尽快落实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困难吗?”。“其他的也没什么了,我们都能搞定。”,刘娅回道。“那好,有什么事再给我打电话吧,张芳什么时候来?”。“她已经在路上,待会我有课。”。“哦,好,那好好干,回头给你们加奖金,那我走了。”。“好的,老板!”,刘娅会心的一笑。张芳是李东庆的员工,和刘娅一起看着书店。这个书店,李东庆没怎么担心,他地理位置好,学校旁边,不愁客源,主打书籍也正好迎合了顾客需求。李东庆出了书店就给张峰打电话,问了问情况公务员图书的问题,了解是前段时间打印机出现问题,现在已经搞定,马上就有书了。他又去了图图儿童书店、智慧书店和静心吧。结果可想而知,生意肯定不如图图书店。最糟糕的是静心吧,几乎没什么客人,原因就是地理位置比较偏,没什么读者,这让李东庆很懊恼。李东庆准备把这个静心吧挪一下地方,心里想着。
正走着,猛地一抬头,看到了一个还算熟悉的婴儿肥的脸,那不是上次问路的归国高尖人才嘛,老远李东庆就招了招手。
走进打趣道,“美女,干什么去呀?”他改了称呼,他似乎是个自来熟,也似乎故意跟俞欣拉近距离。
“帅哥呀,我和同事正要去考察一个大学生创业者。”,俞欣也开玩笑的叫道,她夸张的看着李东庆,又说道:”果然比上次帅了很多,不到两个月,返老还童了。”,又打趣道。
“有吗?可能吧,哈哈哈。。。。。”,李东庆笑道,又想了想,拍着脑袋说,“哦,上次是因为有事,好多天没有刮胡子,也没怎么整理自己,见笑了见笑了。”。
“原来是这样,你这是在干嘛呢,压马路,那么清闲?”。
“要是清闲就好了,我在巡视我几个书店呢,你在哪工作呢,没去唐朝财富?”。
“没,我综合考虑了一下,就来了肖氏基金,这边对我发展好一些。”。
“什么,什么,你在肖氏?”,
“是呀,怎么了?”
李东庆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了,断断续续的说,“我我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联系肖总,就是不见我呀,你帮我约他吧,留个电话吧。”。
“留电话行,但约肖总看情况吧,有机会我一定帮忙。”,两人交换了电话。远处传来一声,“俞欣,快点了,车来了。”。两人来不及说再见,俞欣就急急忙忙的吧嗒吧嗒的跑向了她的同事,向身后的李东庆摆了摆手。李东庆还没从兴奋的心情中回来,她就走了。
俞欣上了车,回想了下,这小子比上次见清爽多了,不怎么帅,看着还挺让人舒服了,会心的笑了笑了。“咋了,春心荡漾呀。”她同事打趣道。“哪有,只是想到了一个可笑的事情。”俞欣辩解道。
李东庆回到办公室越想越兴奋,心想,幸福来的快了点吧,他兴奋的跳了起来,还想找人搭桥引线呢,这得来全不费工夫呀,一个问路,问出了机会。心想,下班后一定要约一下这个俞小姐。
秋天天晚的越来越早,夕阳西下,大地沐浴在晚霞的余晖中,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在路上,晚风徐徐的吹,路边的野菊花给这个天地增添了一抹清香,人们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日子里。
李东庆忙了一下午,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一看时间,快6点了,要给俞小姐打电话了。李东庆拨了过去,“俞大美女,是我,李东庆。”。
“李帅哥呀,有事?”。
“没啥大事,就是想请你吃个饭或者喝个咖啡。”,
“哎哎,慢着,咱俩还没那么熟吧,请我吃饭,说个理由。”。
“我想追你,赏个脸呗。”,李东庆笑着说。
“什么,想追我?”,俞欣奇怪了说。
“开玩笑了,我没那么轻浮,只是想请你帮个忙,顺便说说我的融资计划。”。
“哦,我自己说了也不算呀,有建议权,没决定权呀,刚来没多久。”
“没关系呀,你来了听听,顺便给我递个话也好呀。”
“好吧,不过今天不行,今天我还有事。”
“那你说个时间吧。”
“明天吧,明天七点左右吧。”
“好的,明天6点半我给你电话,不要爽约哦。”
“ok,明天见!”
“明天见!”。
第二天,李东庆忙完一天的工作,看了看表,时间刚刚好,给俞欣打起了电话,两人约定在蜗牛咖啡见面,出门前还特意打扮了一番。见面以后,俞欣要了一杯拿铁,李东庆要了一杯卡布奇诺。
“美女,咋去了肖氏基金了呢?”
“offer 太多,随便挑的,哈哈哈”
“是吗”
“没有了,开玩笑的,我手里的几个offer,肖氏和唐朝是我比较中意的公司,综合考虑了一下,唐朝是理财公司,以前也做过,轻车熟路,但转念想想,现在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期,特别是快到21世纪了,创业比理财更重要,再一个肖氏更有挑战性,学到更多,所以了选了这个了。”。
“原来如此,我也很同意你的想法,现在中国需要发展,肯定大力发展,特别是迎来Internet时代,这将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春天。”
“是呀”,俞欣赞许的点了点头,心里想,看不出这小子还有点头脑,不是在创业中滥竽充数的。
“正好,我有个想法,也是这个项目在找投资,可是肖总是真难约呀,现在约了快小半年了,只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我一种朦胧美,一直没见到真人。”
“什么项目?”
“互联网项目呀,网上书城的项目。”
“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闪光点是什么,具体说说看?”,俞欣一惊。
“互联网时代了嘛,一就是就要利用互联网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使千里之外,你依然能够在网上买到想要的图书。再一个整合资源,资源共享。三呢,能够缩短购买者的时间,经过查询点击就能找到要买的书。还有与传统书店比较,数量更多更齐全,价格也相对优惠。”,李东庆手舞足蹈的说着,也顾不得是在咖啡厅里了。刚要再继续说。
“ok,我已经get到了,我会尽快跟肖总报告,正好我们下周三有个投资招标会,如果不出意外,你会得到邀请。”,俞欣好像很有把握的说,但她又好像在想自己哪来的自信能说服肖总呢,毕竟自己仅是来公司的新人。但又好像她又很有把握说服肖总,可能被李东庆的项目震撼到了,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好项目。
“是吗?”,李东庆好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怀疑的问了一次。
“我是说不出意外,我会尽力说服肖总的。”
“那太感谢了”。
两个人就这样又聊了很多,不管是项目还是生活上,李东庆才知道俞欣原来是在美国生活了6年的斯坦福毕业的高材生。俞欣也知道了李东庆是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北漂创业者,两人一直聊到10点多才各自打车回家。经过这次对话,两个似乎在心里都有了某种默契,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生活继续着,在等待的这几天,李东庆什么也没做,主要是和郑阳讨论项目的问题,还有什么要改进的。郑阳也是李东庆的合伙人,一个清华大学主修计算机的技术男,痴迷于技术,搞起项目来没日没夜的,技术团队加上他就3个半人,那半个就是李东庆。因为他不是计算机出身,研究生期间自学了点计算机技术,在搞技术的时候也不是很专业,只是在忙的时候,李东庆能当半个人,会设计点页面,写点网页。经过3个半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周末的时候完成了改进,就是还没上线。“我们需要多少投资,郑阳,你估算了吗?”,李东庆喝着咖啡问道。
“二百万?”
“我打算融三百万,以备不时之需。”
“那最好,能融到就好。”
“赶紧回去休息吧,明天就别来了,在家休息吧,给小张和小邓也说下吧,你们都休息,有事给你打电话。”
“好,闪了,随时联系。”
周一上午终于等到俞欣的电话,要他周三务必准备好计划书去参加竞标。李东庆庆幸周末加班,搞定项目和计划书,手忙脚乱的翻着抽屉,找到了计划书。终于到了周三,他怕打车迟到,坐了地铁,当他走出地铁的时候,如沐春风,感觉世界很美好,走路都好像带着风。走进盛唐国际大厦,人还不少,规矩也多,一道道关卡,还有工作人员引路,进入电梯间,李东庆挤进电梯,跟身边的人微笑着,按了16层的楼梯号。穿过前台,被前台小姐引导到一间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都是来要投资的。李东庆看了看会议安排:先是肖氏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肖氏和欢迎致词,接着是六家公司的项目介绍,项目介绍后有答辩环节。这时,楼道里传来哒哒哒的声音,接着一个身材曼妙,凹凸有致,肌肤雪白,容颜清纯的,好像三十岁左右的女人走了进来。她穿着黑色职业套装,戴着眼镜,职业范十足。她优雅的走向主席台,拿起话筒,敲了敲,看了下四周,大声道:“大家好,我是肖氏的许佳,容许我代表肖氏欢迎大家。今天的招标会是我和俞欣直接负责,她稍后会来。我先来介绍下肖氏,肖氏基金管理公司是旅美华侨肖小平主创的风投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公司,在投项目有612个,在投资金接近100亿。所以说肖氏是有足够能力帮助你们,也是有足够信心共同走向成功。。。。。。”,李东庆忽然来了个电话,就偷偷的出去接电话,电话是他爸打来的,问给他说了下让他抽空回趟家,他答应着。打完电话,他蹑手蹑脚的走回座位,看到了俞欣站到了主席台边,这时只听到许佳说,“下面请第一个公司来介绍项目。”。第一个是个传统项目,一个做披萨连锁的项目,自创披萨做法,也挺有新意,毕竟国内的披萨店还不是很多,他现在主打城市不在北京,来这就是来拉投资的。第二个是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李东庆也没怎么仔细听,只看着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