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啥要跟风?

你是否也有以下这些现象?

当看到别人早起的时候,你想,我也要早起;

当看到别人快走的时候,你想,我也要快走;

当看到别人报名参加了某个课程,你想,我也要报名;

当看到别人烤出这么美味的蛋糕,你想,我也要学做蛋糕;

当看到别人在哪里旅行的时间,你想,我也要去旅行;

当看到别人化妆好美的时候,你想,我也要学会化装;

当看到别人写简书挺好,你想,我也要开始写。

当看到别人做微商赚了很多钱,你想,我也要去做微商。

当看到别人都入了IP知识营,你想,我也要努力挤进去。

......

然后我们激情澎湃的去做了,可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就电量耗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坚持不下去了;

接着我们又再去看看别人做什么,然后开始新一轮的激情澎湃,跟风去做,三分热度过后,又开始恢复平静。

你有过这样吗?反正我在35岁以前经常是这样的。

有想过为什么吗?

我想你会说,这还要问为什么吗?不就是因为看到别人在做挺好的我也做做嘛。

说到这,我想说说我的一些经历。

案例1:我做讲座的目的是什么?

我记得我刚开始当正面管教讲师那会,有一次要去幼儿园做一场讲座,我就和洪岩老师探讨讲座的大纲,我把别人做好的大纲拿过来直接用,洪岩老师当时就问我,你有想过你办这场讲座的目的吗?为什么是这么设置。我当时就说,这场讲座我就是为了让他们了解正面管教是什么东西就好。然后洪岩老师就说,那你看看你这样设置讲座大纲达成你的目的了没有,我看了一下,我说我觉得没问题,然后就去讲座了。讲座结束后,家长没什么反应,我就无比的失落,洪岩老师就问我:你还记得你为什么去做这场讲座吗?我说记得呀,我想让他们知道正面管教就好。洪岩老师说,那你目的达到了呀,他们已经知道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以为我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正面管教就好,但其实我深层次希望他们听了后能加我微信,和我有更多的线下咨询,然后报名上课。

案例2:你为什么来上课呀?

有一个学员SF来上鼓励咨询小组,她说她最近特别想回归家庭,洪岩老师问她是为什么呢?她说因为LG、因为孩子呀。洪岩老师再问:“真的是为他们吗?从你自身的角度出发,你又为了什么呢?“这时学员SF说我是为了获得LG的爱。

还有一个学员她花了很多的钱报了很多的微课,可是因为很忙,很多课上完了她都还没听,然后自己就很焦虑。这好像说的也是我呀。

我问她为什么要报呀,她说这个也挺好,那个也挺好,所以都报了,可是,亲,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报吗?真的是因为课程很好吗?

她想了很久告诉我,我报课程是为了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是爱学习的妈妈。所以看来我报课不是为了学习,而且为了满足让别人觉得我是好妈妈,说到这,她自己就恍然大悟,然后就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

案例3:我为什么去参加聚会呀?

有一次有个福州的朋友举办一个聚会,邀请我去,我就很纠结,去还是不去呀?因为我内心里是想要去与某个讲师探讨我的困惑的,但又觉得聚会上是没办法深入沟通的,大多是照个面,打个招呼而已。后来有个朋友和我分享说她去参加聚会,只是想和大家有个连接,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对哦,连接也是一个目的呀。

案例4:我为什么要早起呀?

去年上半年我经常早起,可是下半年我却怎么也起不来了,我看到别人早起,觉得很好,就很想早起,可是每天早晨醒来的,就会有2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声音说:快点起来,另外一个声音说:起来又没什么事干,还不如继续睡觉吧,就这样,另外一个声音通常都赢了,我的早起计划就这样一天拖一天的过去,再也没有实现过。

后来,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早起呀?为什么别人早起,我也要早起呀?

我慢慢找到了答案,不是因为早起有什么好处,而是因为我找到了我心中的梦想想去实现,在早晨这样的时光里,我可以更高效的去完成,当我找到这个内在的动力时,早起就不再是一个挑战了。

案例5: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漂亮?

6年前,我看到我身边的朋友化妆挺好看的,然后我也跟风去买了一套化妆品,可是用了几次后,化妆品就躺在那里再也没动过。

我依然是不修边幅,不化妆。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她每次见我的时候都是穿得非常的精致端装而且化着妆,我呢则是邋里邋遢的样子,我常常有一种不配和她站在一起的感觉,但是尽管如此我就是不愿意改变。

直到做了讲师后,我开始愿意去买些好看的衣服,但是我还是不爱化妆,每次拍照发朋友圈的时候,总是被他们说,快点去化个妆呀,可是我还是不愿意改变呀。

直到我遇到了主播崔丹,她说你要是上点妆容就更好看了,然后我就开始尝试去找特别懂化妆的朋友,叫她教我怎么化妆。

之后,我就慢慢尝试自己化妆,还去慢慢学会自拍,随着化妆水平的提升,我也越来越喜欢自拍,虽是学单反摄影,可是我从来不爱拍自己,可是这阵子我就特别爱自拍,看到照片中的自己,我常常有爱上自己的感觉。

所以,我为什么要开始打理自己,是因为我找到了内在的动力,因为我想要更美好的自己。而事实上当我找到了,我无需别人再说什么,我就会自发自觉的去做。

这样的案例还好多好多。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没主见的人,经常随波逐流,同时我又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所以我常常凭感觉啥都去做一下,啥都去学一下,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就始乱终弃,不得而终。

直到今年,我感觉自己不再随意跟随,在这一部分的成长上,我真的很感谢洪岩老师,因为每次不管和她谈什么,她都不会直接告诉我解决方案,而是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呀?帮我去找到真正的内在动因。

有时候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的目的,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目的是不好的,是不值得被满足的,所以就藏着揄着羞于表达,或者声东击西的表达。

经过这么多年的自我成长,我终于慢慢接纳了,所有的目的都是允许的,都是值得被满足的,也因为更多的允许了自己,我也更多的能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也愿意去满足他们。不然以前会对自己的目的(需要)、对别人的目的(需要)加以很多的评判 ,比如会说别人怎么那么自私呢。

前2天和以前的同事聚会,我和他们分享了我今年的计划,包括工作上的计划、学习上的计划、财务上的计划等,他们就说,我怎么找不到我的目标呢?

我说,那你的目标就是先找到你的目标。

对呀,我们总是匆匆忙忙的开始行动,因为社会变化太快,身边的人成长速度忒快,我们总是觉得得赶紧做点什么吧,不然就很焦虑,包括我最近参加完BM自我管理训练营后,有几天是很焦虑的,看别人做这个做那个,我就也想做,很想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完全没有分析自己的现状,然后因为做不到别人那样的,我就更焦虑了。

现在我不急于开始,而是多问自己几次,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目的是什么?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做的事情是不是围绕着我的目的出发的,还是已经远离了初衷呢。

当我这样做以后,我发现不管我如何决定我都很轻松,哪怕有时只是在那儿与朋友闲聊,我也知道我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安然的享受每个当下。

让我们不再为做而做,不再为别人做了我们也做,不再为时间快到了而做,而是多停留一会儿,看看我们为什么而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