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安
2017年3月9日,就是昨天,下班之后,我终于卸载了手机上的微信、微博、QQ,此时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有166人的联系方式,数量差不多是微信通讯录的一半。
我清楚的记得2012年时,我开始使用微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我点开微信的频率越来越高,那时候微信很大的作用便是和女朋友聊天,不得不说,那时候对于这个还是很新奇的聊天工具抱有很大的希望。几乎是在同一年,我也开始玩微博,起初时被上面的搞笑段子所吸引,并且当时的女朋友也在玩,当然要互相关注。关于QQ,历史悠久,小学就开始用了,许多同学当时都是通过QQ联系,有女朋之后更是情侣头像、情侣网名、情侣空间必不可少,当时的年轻人似乎很在意这些东西,我也不例外。当时在那上面没少花钱,什么黄钻、绿钻、超级会员等等只为了看上去逼格能高一些,如今,它却仅仅变成我工作用的沟通工具。
可是昨天早上,我坐在地铁上,闭着眼睛,突然感觉如今的生活过的如此的劳累。我感到异常困惑,为什么我总是想起过去?为什么我要每天和那么多人保持联系?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点开微信,生怕错过某些人的消息,然后 便看到各种微信群图标上标着红色三位数的数字,懒得点开便整个删掉,可过一会打开上面的数字又会变成三位数。如此删了出现,出现又删掉的动作,让我感到疲惫。许多人觉得时间太快,我却总觉得时间太慢,因为我一直在等,在等别人的消息,只有等待的时候,时间才会变得漫长。无聊的时候我会打开微博,在一堆的广告和心灵鸡汤中翻找出几条搞笑的段子。尤其是晚上睡前,提前半小时上床,拿起手机,把微信刷新许多次,还是没信息来,最后只能用微博打发时间。我的睡觉时间从晚上的十点推迟到了十一点,最后终于延迟到了十二点以后。
这个时代太快了,我们静不下心去思考,互联网带来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沉迷其中渐渐的失去了自我。
今天早上起床,我看了看手机,想到我的手机除了短信电话之外再都不会响起,竟有些心安,上初中时我没有手机,可那时,我真的很快乐。来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习惯性的打开知乎,看到一篇谈论前两天活了的海贼王-路飞的文章,我特意截图保存了几部分:
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但我真切的感觉到,互联网虽然联通了更多的人,但却使得原本的人际交往变得形式化和有些敷衍。我的那些好友们、同学们,除了发微信之外,很少再给我打电话了,更不用说发短信。有时候我甚至会出现幻听,总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或者是在震动,尤其是遇到别人的手机和自己的手机铃声一样的情况,更是条件反射般的拿起手机……朋友说我是孤独症患者,是啊,一个人生活,除了手机,感觉自己一无所有。
昨天一天我都因为生病的原因脑袋处于混沌状态,但我觉得是时候清净清净了,有些东西,满则溢。现在,我可以安心的做我想做的事情,不用再老是拿起手机,不用等那些人的回复,也不用去刷朋友圈,晚上看书的时候可以放心的将手机仍在一旁,出去玩或者吃大餐时再也不用想着拍照,因为拍了照也没地方可发,我想,我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思考一些东西。我知道许多人没有我的电话号码,但想联系我的人,无论如何都会联系到我。
我想,开始新的生活,就从我放下手机开始,因为我放下的不只有手机,还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