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稻盛和夫自传》的第四天。今天的任务是阅读完第二部分剩下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介绍了稻盛先生创建第二电电的艰辛历程,从中能看到稻盛先生的大爱、大格局,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利他精神,什么敬天爱人。
如果说京瓷的成功源自为了更好地生存,那第二电电的创立则是在稻盛先生在完成了物质的丰盛之后,纯粹为了让民众生活更好更便捷,为了改变世界的大爱。
当京瓷已经非常成功,稻盛先生完全可以继续一心一意在新型陶瓷继续驾轻就熟地深耕。但当他看到电信业私有化的机会将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好处时,他觉得自己当仁不让必须做点什么。
在商业经营中也免不了要进行商业合作甚至收购,稻盛和夫先生的几次收购和合作也都反映了他的大气和大格局,也完完全全地贯彻了他提倡的“积善行、思利他”。
我们都知道要做好事,要慷慨。但往往又担心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特别是在职场中、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商场上,大家都是斤斤计较,生怕一心软就让别人占了便宜去。人人都想着怎么分到最大的蛋糕,但很少想着怎么把把蛋糕做大。
而稻盛和夫先生是那个肯主动让步,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让步的人,是那个想着怎么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拿尺量着自己是不是少分了一点。
稻盛和夫先生和很多哲人、伟人都已经证明了,利他=利己。当我们愿意真的私心了无地利他时,正因为大多数人不相信也不敢相信,所以有所成就且能持续成就的人是少数派。
万维钢说:“慷慨不是为了回报,但慷慨是获得回报最好的办法”。
凯文·凯利说:“也许宇宙中最违反直觉的真理是,你给予他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理解这一点,就是智慧的开始。”
金惟纯先生说:“人生空空地来,空空地走,这一段时间我们能做什么呢?就是我们有机会受,我们有机会做,然后在做跟受之间有机会修,最后你空空地走,你唯一能带走的是一个可能更好的自己,其他全部带不走。你要感谢你所有的受,因为我们作为人就是来受的,有酸甜苦辣,那都是受。我受得比别人多,就是我赚得比别人多,我做得比别人多,我就赚得比别人多,那我要修得比别人多,我赚翻了,最后我赚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哪有吃亏?”
站在更高的维度,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利他者是幸福的。而利他其实很简单,带着一颗利他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到最好,心怀更大的格局,不在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在利他的过程中,利己自然而然;在利他的过程中,幸福自然而然。而有能力做能助人帮人的事,也是莫大的恩典。
“积善行、思利他”,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真心感谢一个人开始,从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做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开始,看看“先干(gàn)为敬”会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