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的恐惧

       从人类发明数字开始,我们就习惯开始用数字的大小来衡量一件事物。金钱,能力,甚至现在开始为颜值打分等等。量化从某种程度讲是满足了人类对于“安全感”这个欲望的需求,因为准确的数字能让人确定,而不是含糊的好或很好。但是,在追求这种安全感的同时,我发现我们走过头了。我在量化中看到了恐惧。

       看了黑镜第一集的一部分,第一眼感觉是新奇,然后荒谬,第三眼就是恐惧。想象不到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通过社交网络的打分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分数成了社会的通行证,低于2.5的人连门都不能进(而且得不到他人的帮助),而4.5以上的人租房子都有discount。一方面这是社会的分层,好人会更好,因为他周围都是好人,或是有求与他从而巴结他的人,而坏人却得不到帮助,因为他被厌恶,帮助他的人也会被其他人厌恶。另一方面,这是更诡异的变态,剧中女主为了在社交网站获得好评,难喝的咖啡和难以下咽的饼干在她的图文信息中成了美好一天开始的美味。这是为提高自己的得分而作祟,但仔细一想,现在的社交媒体扭曲了多少现实。朋友圈这个东西往往只是在展示生活中好的一面,为了得到点赞,但这样生活中的不满,旅行中的不快大部分都是被掩盖的。到底有多少人“谎报军情”呢?

       如果对我们的朋友圈一样进行打分,我相信很多人能拿到4.5+的高分,但是那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面罢了,背后的苦难谁看得到。见到朋友圈一篇文章是这么写的,一个女孩穿着gvc满天星踩着rv背着爱马仕和一个衣着寒酸的中年妇女吵架,原来这个是她妈妈,吵架原因是母亲质问之前打给她的钱怎么又说丢了。下面有更夸张的例子让我质疑真实性,但是同样的道理,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我们看到的都仅仅一面。

       张小龙在微信会议上演讲要警惕“kpi”,即关键业绩指标,也是同样的道理。kpi与收入等挂钩,为了利益或者单纯为了“报表好看”,于是就有了各种手段,比如把周期从月改到年,用时间拉长数据,或者仅仅简单重复提高一个数字。

      为什么说数字恐怖,扭曲世界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在于,数字带给你的愉悦会让你忘记最重要的追求。比如,最能获取效益的当然是你自己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于是你不断重复,但是机械的重复出售时间,kpi上去了,你的水平却没有变,也就是说,用短期的收益牺牲了未来的成长。

        数字是可以人为操作的,或者是,人这个欲望的集合体会为了快感而去创造一些假象。也对,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获取快感,不加指责。

        昨天老师下课前在台上讲,毕业的第一份工作不要追求太高收益,而要关注环境,关注提升。我觉得我会那么做,因为“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并不在钱上,而在其他地方”,其他人,我就不知道了。

       有人说这样道理你都懂,可是很多情况是你选择性注意了选择性理解再选择性记忆之后才能懂得。一个概念只是藏在你脑中的角落,理解了它才能跳出来。

       记得要活在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40评论 4 26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2,057评论 1 29
  • 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3班~23 蒋莺华 20171228(31/60) 【幸福三朵玫瑰】 ...
    蒋莺华阅读 162评论 1 2
  •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是你们天天在一起,三观却越来越远!
    白云书生阅读 79评论 0 0
  • 孩子露出了笑脸, 乞者展出了微笑。 贫穷与富裕平等, 公平与正义同在。 听吧, 白桦在欢唱, 乐吧, 溪流在愉跃。...
    疯不语AOA阅读 20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