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6月11日,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打翻的牛奶:如何愤怒不伤人》。这本书是2011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约翰。
大部分人认为愤怒是消极的,因为愤怒所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伤害,导致我们的心情很糟糕,这也会影响我们一切的日常生活,由于情绪的原因造成的恶劣后果实在是太多,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方法能够让这种情绪的危害降低到最小。有幸的是,刚好有一本实用类的书籍指导着我们去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真正的面对愤怒,接纳愤怒,化解愤怒。
这本书要分享消除愤怒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正确识别愤怒、合理表达愤怒和理性化解愤怒。其中,我认为识别愤怒是最难的,因为有些时候你并不能正确的掌握你愤怒的理由,这些愤怒往往是一瞬间就来,一瞬间就走,捉摸不定。
一个例子,我同事的父亲有一天送自己的媳妇上班,路过门卫的时候,里面传出了别样的声音:老李,又送媳妇上班嘞。老李心中憋着一口脓血,生硬的咽了下去,至此之后老李再没有送过媳妇上班。现在来分析一下老李的心理活动,一般说来对于自尊心极强,在外面鼓吹在家过着皇上般生活的大老爷们,是不允许别人质疑他在家庭中的地位,还要捍卫着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一把手”形象;恰恰在这个时候,送媳妇上班说明了家庭地位低这种明示,让老李坚强的内心仿佛被别人插了一把刀一样,此后就有倔强的老头再也 不送媳妇上班了。
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我们需要的是复盘一下当时的状况。老李内心的崩溃总共有几个限定条件:
1.吹牛:跟别人说自己在家说了算,结果被现实打脸;
2.自尊心强:被别人说一次之后再也不送媳妇了,觉得出去太丢人索性呆在家里;
3.过于敏感:没有想过别人的话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别人以为你送媳妇上班是你发自内心的自豪与开心,没想着你是被动的,只是想着地位的事情,全然不顾媳妇是否重要,内心敏感而脆弱。
其实,大部分的生活中的愤怒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要么这件事情勾起了你内心的某处敏感区域,要么就是自己原来维护的外在形象因为这一件事情或一句话而损失惨重引起的。
如果你没有能够正确的认识到愤怒的起源,你就无法真正的面对愤怒,并且表达出去,最终化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