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最简单而又最深奥,最表象而又最神秘,最静默而又最喧闹,人们对哲学的理解也因人而异,见仁见智。
《中国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的结晶,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哲学名著。本书打通古今、联络中西,不仅讲述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还融入了冯友兰先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
冯友兰先生是河南省唐河县人。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中国哲学史》中,呈现了一个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各述己道,或爱人而推己及人;或无为而逍遥;或非攻而兼爱。
百家争鸣中,具有哲学思想的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儒家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历来备受推崇,历经两千多年,仍然光彩照人,可鉴后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 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
儒家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超越精神,干日常的事业。
儒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实,“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内在的仁具有伟大崇高的道德价值,“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在仁爱这一方面,与儒家不同的是,墨家主张“兼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认为爱别人的孩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孝敬别人的父母就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
虽然这种太过理想化,感情有亲疏,人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兼爱。不过这种观点倒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我们有兼爱的思想,那么就不会在出现“小悦悦”事件,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仁爱。
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不同,道家注重个人的得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洒脱。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是一种束缚,人只有脱离肉体,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自由。与万物融为一体,才能做到真正的“无所恃”,这便是“天人合一”的概念。
同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顺应本性,不可强求。比如道家批评儒家的仁义,认为那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后来老子又认为要想达到真正的顺德,就要清心寡欲,就要“弃智”。老子认为知识越多,欲望也就越多,只有绝智,才能不被各种欲望困扰,才能顺德。
老子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是为了最后的无不为,让事物顺其本性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总之,道家的思想给人一种潇洒率性的感觉。
《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