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真的是一种病吗?
书上看到一段故事,她去了一个村子,看到穷困潦倒的景象,顿生怜悯。自己掏钱买了几十只羊送给了一户人家。一年后,她去回访,发现没有一只羊羔,种羊还都被吃掉了。这个姑娘非常气愤的问:你们怎么可以把种羊都吃掉了呢?对方非常气愤的说:你走,你走,我的羊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她非常难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明明好心想着改变对方的生活,却只是给对方增加了几桌全羊宴。
类似的例子很多,究其原因两方面:一是扶贫方式不对。直接物质援助,往往还不如不援助。上面提到的村子里有些人拿到钱立刻就去赌博,这种援助往往打破了别人平穷但平静的生活。另一方面原因,一个人被贫穷限制了很久以后,他的思维方式是不可能跟有钱人一样的,他所思考的问题全部是如何更好的吃喝,更好的玩乐,而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勤劳致富。
所以说,贫穷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这种病是什么呢?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在他的著作《稀缺》里,把这种病称之为“管窥”。简单的讲就是因为生活的种种限制,就如同管道里看待世界,只看到自己看到的很小的一个点,而且因为太过于专注,对周围所有机会都漠不关心。
这就好比一个饿了很久的人,他管窥到的所有都是食物,对其他东西都视若无睹。当你沉浸在一本书里的时候,你就对家人的话充耳不闻。这也好比一个进行投资理财的人,买了股票以后,就很容易天天盯着价格浮动,所有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很难去发现其他投资标的。这对一个上班族也是适用的,你天天想着就是自己的加班费,自己的年终奖,那么你对其他机会或者风险就会漠视。管窥的好处是,你会聚焦于眼下最紧迫的事,但同时带来的坏处是,你缺乏长远的构建和计划。
那么,怎么办呢?
首先要学会忙碌和焦虑之余抬起头来,利用自己的空闲间隙去重新认识自己周遭的世界。在每天机械式上班下班的重复之余,能够去观察一下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在做些什么,才有可能从贫穷的泥沼里爬出来。很多人每天只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却幻想着自己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没有比这再扯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