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在我青涩已褪、激情尚怀的时候与你相逢。
这至少让我不会以生长于乡村来自于小城的狭隘眼光,来挑剔你光华灿烂背后的阴影;不会带着过往生活的沉重和现实的不如意来批判你的功利和残酷。
我敞开胸怀,放下顾忌,扑向你的怀抱。你以优雅、大气、深沉的气度接纳、包容我。你的美丽中带着高贵,带着海纳百川的气象。我的惊喜中带着欣赏与仰慕,如对高山景行。
01
你是我在茫茫城海中爱上的唯一 一座,正如他是我在茫茫人海中唯一的爱。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他,而爱上你。
7月的酷暑正午,第一次独自行走远方的我,随着人流走向虹桥站的出口。虽然我并不知道那个出口具体位置在哪里,但我心中有底气,那个人,一定会在出口等我。
大上海,我初来乍到,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知我能否从容面对你的耀眼,不知你是否会嫌弃我的乡气。
20多年未见的他,这一次重逢是否如初见,我心里有点点犹疑。
我走在出口人群的末尾,为的是能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让近视却又不喜欢戴眼镜的双眼在接站的人群中搜寻到他的身影。
是心有灵犀吗?我几乎一抬眼就看到了那张朝思暮想的脸,欢喜又有所控制地笑着,脸上一副“终于等到你”的紧张后的释然。挺拔的身体微微后仰,就差伸开双臂说“热烈欢迎”了。
我一头扑进了他的怀抱,将脸贴在他的胸前,紧紧地抱住他。仿佛回溯20多年漫长的岁月河流,我拥抱的依然是那个青葱少年。
我确信,这次久别重逢正如初见。也因为如此,我与你的初见犹如相逢。
02
我从最不起眼的寻常巷陌走近你,直到走进你的心里。
我走过梧桐树掩映的政通路,毫不费力地进入了复旦校园——我心中曾经的圣地。
在校园林荫道上转了一大圈,参观了整个校园。陈旧古朴的教学楼藏在树荫的阴影里显得苍老,青灰色的砖墙使得它们无比低调。
复旦大学的门楼简朴到出乎我的想象,可是它却拥有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楼“的光华楼,两者名称典出《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实让人在鲜明的对比中过目不忘。
巍峨壮观的光华楼气势非凡,走上高高的台阶,就像是攀登神圣的知识殿堂。高大的欧式廊柱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华贵,整体的风格却是中式的格调,庄重典雅。
还好,复旦老校区没有跟风没有媚俗,没有把大门修建得如同宫殿,就像现在各个新建的大学校门那样豪华。它外表依旧朴素低调,内里务实求新。前者是历史的样子,后者是时代的要求。
光华楼前的广场上有少量游客徜徉,也有推着婴儿车的市民缓缓而行,还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打羽毛球的。碧绿的大草坪上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坐着看书,台阶上聚集着一大群刚从校车上下来的外国留学生,正热烈地交谈着。
这正是我心目中大学的样子,不以冷脸拒普通人于门外,又能以学养引来求学之士,育精神的伟人。
复旦,开放而接地气,正体现了大上海的开放包容的气度。
出复旦校园,再沿政通路走到附近的五角场,一路看到兰州拉面馆,小小的水果店,奶茶店。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有小汽车驶过,更多的是骑电瓶车的中老年人,也有骑单车的少年。
这寻常安静的景象,像是在我生活的小城,让我自在、安心,连空气都像家乡那样湿润,不像我初到北京时感受到的干燥刺痒。
当我后来看到南京路的繁华,感受到中山东一路的高冷、浦东摩天楼的惊艳、淮海路的时尚富贵之后,我庆幸最初见到你时,你给我的这一份自在和亲切。否则,我不知道,在光芒万丈的你突然显现在我面前时,我会是什么感觉。我怕承受不住那巨大的冲击。
正如他,我见过他年少顽劣的样子,见过他最坏最丑的样子,知道他最艰难的时光和艰苦的奋斗,我才能从容面对现在最好的的他。
03
车子在窄小的街上穿绕了好久,我们才到城隍庙。
这一路所见,让我颇为惊讶。城隍庙外围的民居真的很低矮破旧,沿街的那些老式的双开木门、高高的麻石门槛,灰暗的油漆斑驳的木窗,门楣上方灰白的墙壁上已模糊一片的青砖图案,无一不在诉说着它们经历的风雨沧桑。
处在上海的中心地带,二楼阳台上伸出的横七竖八的晾衣服的竹竿,电线上飘在我们头顶的汗衫和大裤衩,着实有些尴尬。所以,它们要被拆迁了。我看到的是它拆迁前的衰颓和败落,是平民的生活被飞速发展的时代远远抛在身后的落寞。
我来不及感慨,就已经被带到黄浦江底的隧道。我的眼前由明而暗,又由暗而明。穿过幽暗的隧道,犹如穿过漫长的时空,世界之广大和新奇忽地展现在我眼前——世纪大道两旁的高楼霸道地闯入眼帘,一个个都有着妖娆的风姿,极富设计感的外观都在告诉你,她出身名门,自带光环,不可小觑。
我坐在车里只能仰望这些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东方明珠塔的秀气、金茂大厦的端庄、环球金融中心的犀利,让人过目难忘。
然而最震撼我的是新建的上海中心大厦。远看它如盘龙上升,近看它耸入云天。登上它119层的观光厅,俯瞰整个上海城,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缩微景观。
透过观光厅的玻璃墙向下看,黄浦江就在脚底下转了个大弯,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有各种货船,也有豪华游轮和小游艇。对岸浦西密密麻麻的楼显得有点矮旧,脚下浦东的楼明显高大气派得多。大厅的西面,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当然显得小巧了许多。北面是四大银行和两大地标建筑:金茂大厦的尖顶像一把利剑要刺破长空,环球金融中心像一柄锋利的钢刀劈向苍穹。汽车就像是游戏里的小卡丁车在路上跑。高档住宅区花园里的游泳池,像是蓝色的宝石闪着诱人的光。
这次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奇妙感觉,犹如惊鸿一瞥,让我瞥见了上海的鸿篇巨制,而不局限于某一隅。
04
两度游走在南京东路上。
第一次是盛夏傍晚,夏日的太阳被高楼遮挡,给南京东路罩上了一层黄色光辉,使得路两旁的那些老楼更显得沧桑厚重。街道很宽,很干净。人不是很多,看得出大多是跟我一样的游客,在街上边走边看,有时在行道树下的长椅上坐下来,看着行人发呆。有供游客乘坐的观光车响着铃声开过来,又从面前开过去。那铃声很悠长,让我总有一种穿越感。
7点多,天已经黑了,灯亮起来了,南京东路上好像突然从各个不同的路口涌出无数的人,东去西来的方向,都无比拥挤。人潮如水,一不小心就把同行的人淹没。年轻的、年老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口音的普通话、不同发音的英语,汇杂在一起,在我的眼前和耳边。这就是繁华了,我想。
第二次是晚秋午后。游人比7月份来时少得多,我能更从容悠闲地欣赏各个老店和建筑。先施大楼的空心塔楼、老凤翔银楼阳台上的花,永安百货大楼的浮雕,和平饭店南楼的哥特式尖顶,都是我注目的对象。
站在南京东路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们,不急不徐地走着,会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一派盛世气象。
感受上海大气、洋气、贵气、霸气最好的地方当然是外滩。
外滩内是中山东一路,“万国建筑群”聚集之地,各种风格的大楼,格调竟然出奇地统一,也许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欧式‘’。
外滩外是平静的黄浦江和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的那些形态各异的摩天大楼。远看那些大楼,比近看更有视觉冲击力,它们像是逐个列队铺排在一江之隔的土地上,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赞叹。
一边是历史遗迹,厚重沧桑;一边是现代奇迹,风华绝代。
这里,无论哪个季节,都是熙熙攘攘的人们。上海的底蕴和实力,早已演变为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05
我既惊艳于你的繁华与活力,又喜爱你的朴实与安静,更看重你的开放与包容。
思南路上众多名人居住过的花园洋房,和普通市民的老旧住宅楼,都被高大的梧桐树掩映着,共享一份安静。
我还记得那条路上,在居民楼门口卖鸡蛋煎饼的中年夫妇,5块钱一份,真是货真价实,比我们小城的一份大得多。还记得他们不厌其妨地为我指地铁入口方向,我听不懂他们的上海话,走反了,他们在我身后大声喊我,用手势提醒我。他们那么可爱。
我还记得下雨的夜晚,从淮海路打的到思南路的酒店,开车的是位50多岁的上海阿姨。她一路跟我们讲着上海各种好,也讲上海的不好,讲她开车的历史,也问我家乡小城的生活状况,最后她还讲到了她儿子的婚事。我们向她道喜,她笑不绝口。下车时,16元车费,她只收了15元。我们也喜笑颜开。那个阿姨多么真实!
我在山西南路走了数个来回,看见街两边的小饭馆有女服务员在路边大声招徕顾客;也看见那些很窄小的店铺里堆满了各种五金工具,那些店主有的在忙活,有的和隔壁的店主站在门口闲聊;有卖烟酒的小卖部;还有做铝合金电焊的;这些都夹在老旧的小区里。
宁波路上早晨的海鱼腥味是那么重,一走到路口,就闻到一股子不合格的菜市场散发的腥腐之气。然而,这条街上的福州馄饨、小杨煎包却是门庭若市。
这两条街,前者与南京东路相交,后者与南京东路毗邻,可是它们的景象与南京东路有着天壤之别。
正因如此,我才觉得这是真实的你,真正有开放、包容气度的你!
人,到哪儿,都要生活的。生活,有光鲜的一面,也会有粗糙的一面。
你是冒险家的乐园、梦想家的舞台,也能给创业者平台、勤劳者机会。
一拨人说你势利残酷,生存多艰,说这里不相信眼泪,哭喊着要逃离你。
也总会有另一拨人,挣脱故乡各种人情羁绊,带着理想和勇气奔向你,在这里寻觅一份难得的自由和独立。
有人在这里如鱼得水,有人在这里举步维艰。
有人爱你如天堂,赞美你;有人恨你如地狱,诅咒你。
这正是你的魔力。
愿你一直这样:能给予智慧者成功、实干者信心;奖赏勇敢者以胜利;赐予失败者东山再起的勇气;能让追梦的人圆梦;亦许平凡人一世安稳。
这是我,一个外乡人,对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