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写文字都是写自己的来路,写自己过去几十年经历的事,见识的人。已经三十岁的我,出生~上学~步入社会~结婚~生子,经历了人生的每个阶段,但我是一个健忘的人,所以大家懂得,记不住什么刻骨铭心的经历。
从小出生在一个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爸爸身体不好,妈妈是那种很要强的人,这种性格让她撑起了我们的家,也让她吃了很多苦。其实我们家能过成现在的样子,妈妈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在我和弟弟小的时候,她像一个男人一样去劳作,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所以她很节省,精打细算着每一项开支,妈妈没上过学,却很会算账,而我粗心大意从来不算,跟妈妈开玩笑说,没能继承你的经济头脑。
妈妈算不上美人却心灵手巧,缝缝补补,纳个千层底,织毛衣毛鞋更不在话下,虽然这些现在已经用不着了,但是在我们小的时候妈妈纳的鞋,织的毛衣陪我们度过了一冬又一冬。妈妈还做的一手好饭,儿子都说姥姥做的饭比妈妈做的好吃,要不是差异悬殊,作为我资深迷弟的儿子是不会说他妈妈不如别人的,即使这个人是他的姥姥。很可惜妈妈会的这些我都不会,美其名说是上学耽误了,实际还是自己不用心,或者说没有逼到那个份上。谁都不是生来就会的,有些技能是爱好,更多的技能是生活所迫。
在我小时候爸爸有胃病,很严重,所以不能干重活。后来经过妈妈的精心调养好了,胃病真的很难好,爸爸胃病能好,妈妈的心血融入到了每一剂汤药 每一碗面条 每一份营养餐中。那时候家里的面条都是给爸爸吃的,而做为一个南方人每天吃面条真的是一件莫大的难事。弟弟后来跟我说,他七八岁的时候愿望就是每天都能吃面条。如今我算是实现了他的愿望,每天都有不同口味的面条吃。
其实爸爸脾气不好,但是很顾家,也会体谅妈妈的辛苦。后来他身体好了,外出挣的每一分钱都会交给妈妈,家里的事也都是妈妈说了算,当然大事妈妈妈会和爸爸商量。小时候我们都怕爸爸,坐在一张床上看电视都能吓哭,爸爸吩咐我的事从来都不打折扣的完成,因为不敢向对妈妈一样的向爸爸讲条件。
我对爸爸的恐惧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好了,因为上学了学习好了,期末什么的还能得个奖状拿个奖品什么的回家,所以爸爸慢慢也不管我了,反而越来越重视我的学习,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别的小伙伴上到初中就退学出去挣钱了,而爸爸一直坚持让我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
时至今日,我真的感谢爸爸妈妈让我一直上学,不去讨论上学到底有用没用,虽然很多没有上学的同乡同学比我过的好。借用一段话:大学只是你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它决定不了你的人生!可它在你最为莽撞也最为勇敢的青春岁月里,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它让你站在世界的边缘纵情体会着年轻 知识 勇敢 努力 朋友这些带来的美好。让你真正踏入人生漫无涯际的孤独与荒凉之后,能凭借当初的记忆为自己点一盏灯。所以往后的岁月我们才如此怀念校园时光,也许更多是怀念那个心比天高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自己。
其实爸爸妈妈给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们很少吵架,即使那时候没有钱,生活很困难,妈妈从来不嫌爸爸不能挣钱而只是希望爸爸身体赶紧好起来,哪怕自己苦点累点。而爸爸也没有陋习,为人老实,踏实肯干。他们都在一心为更好的生活努力。见过很多父母的争吵与不和睦,深深的觉得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多重要。我深深的以此为傲,虽然现在他们老了反而会拌嘴,也只当是他们平淡生活中的一点调剂。只要他们身体健康,我真的别无所求。
而当我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也延续了父母的相处模式,老公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不到那个份上不会发火,而我更是不会吵架,别人声音一大我都词穷了。如果这是所谓的胆小怕事我也认了,毕竟吵架也是一件伤心费力的活,不干也罢。
父母那一辈肯定不是因为爱情而组成一个家庭的,更多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在那样的环境下把生活过的温暖而有张力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效仿的。而我们年轻一代结婚之初肯定是因为所谓的爱和喜欢,步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之后那份爱能伴我们走多久呢,谁也不知道。
唯一确定的是两个人除了爱肯定会加入分担,信任,责任等。自己承担了生活之后才发现生活的艰难无处不在,祝福所有的家庭都和和美美,所有的夫妻都能互相扶持。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