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5 周三 阴天
马上就是大雪节令了,天气越来越寒冷。往日里奔跑在走廊上的少男少女,这些日子,也多数选择了室内活动,只有寥寥之人课间在走廊里穿梭。
曾经热闹喧哗的走廊,一下子安静了不少,也空寂了不少。
就是这样的时候,那个男人出现了。他是一位男孩子的父亲。
之前,与他有过几句简单地聊天。那一次,依稀记得,好像也是他的儿子没有完成作业,班主任将男人约到了学校。
他问我,那个男孩子,他的儿子课上的表现。他的语气,很平和,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始终不敢用目光触碰他的目光。挑拣着说了几句,便再没有后话。
他的儿子,之前也曾在我的办公桌前补写作业。我问那个男孩:“你家里都有谁啊?”男孩说,有爸妈,还有一个姐姐。其实,之前我就已经知道,男孩现在只和父亲在一起。在我的面前,男孩没有说真话。现在想来,他没有说真话,也是有情可原的,毕竟那时,刚刚开学不久,他与我,并不熟悉。
日日在班里上课,没课的时候,出来进去,也总是不经意,就和男孩相遇。见到老师,他也会鞠躬问好。可是课上,他却又是另一副模样。懒洋洋的,漫不经心的,无所事事的。有心情的时候,会打开课本,拿起笔,写上几个知识点,读上几行课文。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么埋头大睡,要么左顾右盼,要么和前面的人絮絮叨叨,要么和后面的人挤眉弄眼……
也曾因为他故意捣乱,老师将他罚站在门口,在窗前,在后墙。可是,无论他站在哪里,他都是一个磁场的核心所在。那些分布在教室四面八方的其他人,总能被他指挥得服服帖帖。那几个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更是与他隔空传话,甚至因为言不达意而课上发生冲突……
那个男孩子,入学没有多久,就成了一个“风云人物”,师生共知。如果只是在自己班里捣乱,那充其量,也就是个“窝里横”。可是那个男孩子,他在外班,在其他年级,也能呼风唤雨。您说,有这样能力的人,他做什么是做不成的呢,为什么他就偏偏选择不学好呢?
那天,他又被罚站。我去上课,孩子们起立问好,还没等我说“坐下”,站在墙根儿的他就冲着大家摆手,示意大家坐下。面对这样的学生,在仅仅只有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生气,斥责,都是不值得的呀,所以只好视而不见,开始办正事。
据说,其他课上,他也是个坐不住,管不住,说不听的“硬”主儿。据说,他还敢公然挑衅班规,明目张胆地不上操。一而再,再而三,他的所作所为终于让班主任又一次请来了他的家长。
他的父亲,那个男人,又一次出现在走廊,出现在办公室,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一回,男人和我们这些科任老师基本没有交流,只是在班主任那里,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那个男孩子,他满脸愤恨地站在那里。那个男人,表情复杂地站在那里。一个人到中年的父亲,和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就这样剑拔弩张。
不知道他们父子在家里平时是如何交流沟通的,在学校里,他们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一个父亲的无能为力,恐怕在这一刻要爆表了吧?
最后的结果,是男人来学校陪读。一直都觉得,陪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从大早坐到大晚,面对着听不懂的课堂内容,一不能闭目养神,二不能随便走动,三不能看手机消遣,四不能自由出入……呜呼!难道这不算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男人有没有这样的煎熬和痛苦,我不得而知。那个男孩子是否知道父亲的痛苦和煎熬,也不得而知。
说实在的,那个男孩子的学习基础不差,只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管教,又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育者,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剜肉补疮,显然不可取。苟且将就,也是不能够。日常的课上,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修炼一颗好心,努力做一个好人。可是,说了只是说了,听了也只是听了而已。
那个男人来陪读了,但语文课上,我没有见到他。父子同课,那个男孩子,还会像从前那样,而不会有所收敛吗?男人若是哪天不陪读了,男孩子是不是又一如从前?
男人的背影,比这个冬天窗外的风还要寒冷,比这个冬天路旁的树还要孤独,比这个冬天脚下的泥土还要沉重。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可是,有谁注意过那个父亲的背影?在那深不可测的沉默里,才恍然惊觉,所有的陪伴,都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陪伴的亲情,不管怎样,都是不完整的,不澄澈的。而没有管教的童年,以及不完整的环境下,也许,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要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也要异于常人。
只有这样,奔跑的路上,成长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踮起脚尖的刹那,才能触摸最炽烈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