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最后一天朋友圈刷屏的是大家对一年的回顾与总结,而那天的我身在云南坡垤村,几次拿出手机来编辑,可最后还是按了删除键。谁还会没有遇到过故事呢,只是朦胧了,说不清了……
那天我们经过坡垤村,恰逢晚霞,红色光晕倾泻在水面上,在那一刻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2018年最后一天,我们回到了坡垤山寨!
背山面水,红色的土掌房依据山势地形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水波倒影,美在水中央!
稍稍放晴的天空,映衬着碧绿的江水,此刻远处游来一群大白鹅,我站在石坝上,它们静静地望着我,而我和村子彼此对视着……
山水之间,好像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几乎偏执的想要发现它在哪里!
光晕染了村子,它像是一幅油画般,色彩鲜明。
我穿过画布,拾级而上,隐约在期待着!
山上山下,毫不自知的美
沿着石阶,一群人往山上去,半腰处偶遇几头耕地的黄牛,狭路相逢,我们突然都安静了下来,那一次近距离接触黄牛,我是有些紧张的。
我们转过身去,让出了道,黄牛们听到主人说了句:走!它们慢慢地下山,留下一阵阵清脆的铃铛响……
我们在这里停下了脚步,此处的景致却也悄悄的印在心上……
雾气蒙蒙,细雨丝丝,从东边传来鸟鸣,我们循声而去,又发现了竹林山道,溪水潺潺,这里除了林子里自有的小音乐家们在奏乐外,我的呼吸都变得轻了,静静听,慢慢走,石板上的青苔依然,却也相得益彰!
尝试地探寻了一道小山路,或许是自己胆小,或许少了给我勇气的人在,最后在阡陌中原途返回!
这是历史悠久的山寨,鲜有人去探寻,它保留着昔日的淳朴和静谧,美的毫不自知。峰环水抱,袅袅炊烟,肃穆又缥缈朦胧!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那晚,是跨年夜
这是一份独难忘的回忆,我们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那方唱罢这登场,心中无数事,听你诉衷肠,拘我言中泪,解你心头愁。
坡垤村大多是彝族人民,他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喜欢饮酒,潇潇洒洒醉了一场……
晴空没有留恋到深夜,夜间开始飘起了雨,我们取消了篝火晚会,在村部开启了跨年晚会……
第一次学习彝族舞蹈,第一次听阿哩调,第一次在零点时和大家一起放烟火……
新年心愿,从这里放飞!
朦胧幻境,引人入胜
雨后的村子,干净舒适,山坡上的花草树木静静地等待在那里,我们沿着水渠边,小心翼翼地走进林子里,几处的橘子树上还结着果子,小小的,黄澄澄的,可爱至极,忍不住摘了两颗,藏在了口袋里……
有一处下坡路,两旁是开垦出的菜园地,满眼的熟悉的庄稼和蔬菜,绿油油的好生养眼!
雨滴落在叶子上,汇在一起成了一颗颗通透的水晶,似是故人来,彼此注视了好久~
路遇一位彝族村妇,她背着装满了田园蔬菜的箩筐,一步一步往上走。
听她的喘息声,看来已经走了好一会儿了,我们也继续往深处探去,石板台阶变成了狭窄的泥土小道,两旁还有些古老的树木和缠绵的藤条,或许这就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
路已经陡峭湿滑,还是不想停下脚步,深处的声音吸引着我们,到了第一个低谷,山水流过一路的歌声,在朦胧中我们深深呼吸,打开心扉认真感受~
我们一起坐在水边岸头,我们结伴绕过了整个村子,有处老房子,门当户对早已斑驳,虚掩的大门,被磨平的门槛,光泽不在的门环,这是一户怎样的人家呢,旧主人何处去了?
我们一起在稻场上编板凳,我们在老乡家扎苕帚,稻草杆高粱杆,灵巧双手将它们变成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在泥土地里,最后也会消失在土里……
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村,摄影师都关了快门的声音,生怕打扰了它的宁静。
它就这样保持着古朴的山寨风格独自美丽,岁月悠悠,安静从容,仿佛从存在的那天就是这个模样,我们相见时它是这样,相信很多年以后依然会是这个模样。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坡垤村让人想起的是幼时傍晚响起的归家呼唤,是放缓脚步的恬静时光。
回望坡垤村中的水上人家,看着天水之间的无缝连接,怦然心动的感觉依然如同初见。
嗨,坡垤,你好!
作者说:
乡村笔记云南跨年记录第二篇,坡垤印象最深
感谢摄影图片:摄影师•潇泽、燕平及其他同行小伙伴
欢迎大家围观下面这个公众号哦
乡土研学,去乡村,遇见另一个自己
城市职旅,来城市,发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