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书的搜索相关词来看,四成的搜索词跟酬劳、签约有关;也就是如果简书要建立起一个和用户良性发展的价值链体系,可能还是要更多关注作品签约、稿费这些跟简书核心用户相关的模块。 � 我的想法是可以围绕近期的热点话题策划征文活动(可以让用户参与选择话题,关注话题的发展,提高参与感),然后作家投稿。一来热点话题会带来一部分用户,二来用户参与到其中的活动可以提高整体的活跃度,增加粘性,三来作家有稿费可以拿,也有机会成为签约者。
该产品在未来半年内,可能会面临到哪些问题和挑战,为什么?
�
问题:定位不明确、内容宽泛
挑战:变现
�
如果拿简书和知乎、豆瓣相比,可以发现简书定义不明确,过于广泛。对于知乎和豆瓣,用户都是带有一个强烈的目的、问题或者需求上去找答案的,比方如果你有一个学术类或者科学类问题,你会第一时间想到知乎,因为你知道:
�
(1)在知乎上找到这类问题答案的可能性很高;
(2)知乎的回答一般都很优质;
(3)我的问题可以解决。
�
而如果是兴趣类的问题,比方周末晚上你想看一场电影,你会第一时间到豆瓣电影上面翻一翻;想听网络电台,曲荒的时候想发现好歌曲,会到douban.fm上去听一听;找好书会上豆瓣读书,等等。
�
而简书上面什么内容都有,但内容都不精,也比较散乱,有鸡汤类的,有how to类的;有讲职场的,有生活类的;当然,可能关注多了,feed推送的文章会倾向你的喜好,但总体来说,作为一个读者用户,我对到简书上面来看什么内容,不是很明确,也没有相对应的期待。简书拿来做一个笔记、记录想法、长文倒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我想这也是目前仍有一部分用户留在简书上的原因,但这点可能跟简书的方向又不符。
�
看到简书我就想到以前的《读者》。《读者》现在不流行,就意味着愿意消费的人群消失了吗?我想不是的。当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经得起时间考验、内容可以反复咀嚼的文章必定大有人愿意消费。特别是现在火起来所谓的“IP”,还有逐渐转向高质量生产的国产电视连续剧,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生长土壤。所以我想简书应该在“怎么创造更有价值的文章”上多下功夫,比方签约作者进行小说连载?引入一些国内非常少见的的“Graphic novel”?我觉得都是一些非常有趣的尝试。
�
所以我觉得,下半年简书会面临到的挑战,应该是在变现。定位不明确,读者用户没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就很难产生粘性,很难产生支付行为;而仅靠简书官方单方面的签约,远远无法满足内容生产者用户。下半年下载量注册量上升的大好趋势中,如果不能将流量变现,就等同散失一个大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