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到洛阳市第48中参加了2019洛阳市初中语文研讨会。每一次的外出学习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今天的会议虽然只持续了半天,但依然感觉收获满满。
本次研讨会由洛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康爱春老师主持,共听了三个报告和一节课。
(一)
第一个报告是由孟津双语实验学校的王留晓老师做的《新教材 新思维 新策略》。王留晓老师的报告分析了统编教材要注意的三个要点、三个意识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自然融入,并从三个方面“灵活机动,用好“写作例话”;稳打稳扎,落实写作实践;思维发散,实行一文多变。”和老师们分享了七八九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强调读写结合,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感悟:王老师有一种作文指导的思想,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她说写作训练也一次聚焦一个点。写作前的要求:强调单元作文的专题;作文的评语:尽量只在单元作文专题这一点上对学生进行评价;作文的评分:只要学生在这一方面达标,其他方面哪怕欠缺一些,也要给出高分。这一点是可以借鉴在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和指导中的。
(二)
第二个报告是高新区中小学教研室张俊娜老师做的《借助教材助学系统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刚听到助学系统这个词语的时候,还以为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技术教学软件。张老师一解释,我才知道她所说的助学系统,指的是我们教材中的单元提示,课下注释,课后的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阅读提示,阅读链接等。
张俊娜老师还梳理了近几年河南中考阅读理解上问题与教材中课后题的联系。比如《唯有垂杨管别离》这篇阅读理解中有关题目作用的问题,它的类型与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的课后题,第6课《散步》的课后题,第14课《驿路梨花》,八年级上册第13课《背影》的课后题都属于同一类型且问法极为相似。
又比如中考试题《父亲的长笛》中概括事件的问题,在七年级下册《老山界》,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等课的课后题中都有过相似问法的出现。
感悟:张老师跟大家分析这些是想告诉我们中考就在课文中,我们先要把课后题讲透了。让广大语文教师都学会利用好手头的教材,不是只有刷题才是在做中考备考。
(三)
第三节听的是孟津双语实验学校张瑞珂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
张瑞珂老师以“创读”为突破。首先找出文中所有带“一” 的句子,读一读。此问题设置,“找”是手段,“读”才是目的,在读中疏通文意,在读中随文解字,同时,把关键词“痴”这个词作为关键句主旋律,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通过深度解读把“品痴行、赏痴景、悟痴情、解痴人 ”四个板块结合起来了,巧妙自然的回扣,独特而有创意。
张老师,这节课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有:1.每个环节的过渡语都非常的清晰。能从上一个教学活动,很清晰地联系起来,引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中去。2.张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以读促解”。3.她对作者写景时运用的“白描手法”和叙事时运用的“错落互见”的手法,分析的清晰准确明了。4.对于写作背景的处理也比较巧妙,张老师没有直接呈现写作背景,而是在课中通过给出材料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使教学活动,显得更加灵动。
感悟:张老师这节课把课后习题都融入在了课堂教学中,很自然地进行了渗透和处理,而不是像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分析课文就是单纯的分析课文,之后再单独的来处理课后习题,显得比较生硬。
(四)
第四节听的是段旭润老师的讲座,《统编教材中‘补白’的特点分析与教学策略》。
我第一次知道在我们的教材中,课后补充的小知识原来准确的名字叫“补白”。
段老师先分析了补白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隐在的体系。她告诉我们在整个统编教材中的补白,从内容上分为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四种。她还与我们分享了她在运用“补白”中的内容,辅助教学的一些尝试。比如可以用来作为新课的开篇语,也可以用来和文本内容进行比较欣赏,丰富学生的阅读开拓视野。
感悟:统编教材是专家用心编写的一套教学用书,能作为教材的使用者,一定要挖掘出教材中每一处所隐藏的信息。真正运用教材去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上以及应试上。也让我想到了,在本学期初,自己也有想到要重视教材中课后的语法知识等。但只是停留在把他们都梳理了出来,还比较粗糙,今天一听才发现自己只是有一个想法,但别人已经把它做的很完善,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
结束
最后是康老师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从她的总结中,我听出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就是通过每一个讲座和展示课,来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一定要用好手头的教材和教参。告诉我们,真正把教材用好,把教参书用好,一定能把学生教好,把考试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