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说在某一刻和我的心情十分契合,好在那时候我并没有翻开它,事实证明这种心情只是一时的自伤自怜。或许每个人都会有痛苦的时候,都会有觉得自己失去为人资格的时候,只是不如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那样纯粹。
这是一部奇特的小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我”的童年、外地求学和成人三个阶段。“我”是个极端脆弱、悲观、敏感的美少年。小时候就学会了讨好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心里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后来外地求学遇到了一个带着“我”放浪形骸的朋友,开始逃学,学会了所有可以放松情绪的方式,包括烟酒女人,甚至到后来开始吸毒。
曾经有段时候他在自己的妻子祝子身上体会到了完全信任的美好,可是这种的幸福转眼就被现实击碎,他的精神完全崩溃了,沉溺于酒精和毒品。直到他被送进来精神病院,他才彻底明白,自己所有的伪装到最后都被撕碎,他始终没有获得为人的资格。
请原谅我在这两段中的人称转换,因为在成年之前或许他还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成年以后所有的责任都在他自己,只能是“他”,而不再是“我”。
不论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单从文本来看,它和卡夫卡的《变形计》、加缪的《局外人》在某种程度有相似之处。
它们描绘的都是孤独、游离、个体与外界的疏离,或许还有对抗。只是《人间失格》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了读者一种从人物自身的视角审视世界的体会,别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