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除了天气热,还有一部“准历史剧”很热。
好吧,我不是说《楚乔传》,我是说《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其中,司马懿的形象,突然和以往的文艺作品不一样了,变得“正气凛然”,引起了很大争议。
前几天读了《南方周末》宋宇的文章《总是诸葛亮配角的司马懿,终于成了主人公》。作者在分析司马懿形象时,写道:“史书对司马懿着墨不多,《三国志》评价尚好、《晋书》几为完人、《资治通鉴》兼顾失误与残暴。”
又想起“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的《简明中国通史》。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吕先生在75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所著。书中,吕先生用“诡谋”来形容司马懿推翻曹爽、夺得辅政大权的行为。
2010年版电视剧《三国》中倪大红饰演的司马懿,人设倒是比较接近吕先生的描述。当然,由于我比较喜欢饰演今年这个版本的司马懿的演员吴秀波,戏,还是可以接着看的。
只是,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重点也不是二十四史是否有前后矛盾,是否有曲笔之类(因为我对此也没有研究)。
重点是,不论是史学家,媒体,还是普通网友的观点阐述,大多依据的是一本本“正式”的出版物。
比如,“严肃”的《南方周末》的依据中,《三国志》、《晋书》这两本是“二十四史”(即旧时所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之两本,《资治通鉴》大家也都知道是编年体通史。
比如,被评价为“治学严谨”的吕思勉,“以阅读二十四史为日课,先后把二十四史阅读了三遍”。
人们常说,学习,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只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还是要静下来多读书。
那么,读什么样的书呢?
2.
二十四史计3213卷,约4000万字。
有知乎网友说:按每天读一万字计,“假设您不但古文底子厚,而且毅力超人,连续十一年,每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每天读史,十一年之后,恭喜!您读完了二十四史”。
不过,在第十一年,你可能已经忘记了前十年读过的书了。
“能把二十四史好好读过一遍的人,便绝非寻常人,应该尊敬,真正熟读二十四史的,应该已经可以归入准大师级别了。”
吕思勉就是这样的大师,他熟读(研究)的不止二十四史,加上民国时人所著《新元史》,有二十五史,以及其他更多史籍。
并且,吕思勉读史写史,并不是“条例史实,缺乏见解”,而是着重于文化,“总结出贯通古今、涉及全方位的变化沿革”。
好吧,这个……太专业,层次太高了。基本上是高山仰止了。
降低一点要求,是否可以如六神磊磊熟读唐诗,“一个骚人解读一群骚人”;或者如王左中右熟读《西游记》,可以信手拈来不断演绎故事?——也还是很难。
夏葛冬裘,形式有异,原理相同。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读书,其实是读知识、思想,也是读“文字”。
3.
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那么,各国使者出使时是要自学他国方言文字的吗,还是要带翻译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小篆,“书同文”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意义重大。以三国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楷书”出现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
“成熟、系统、简洁、便用、统一、规范的文字体系是书籍编辑出版的最基本条件。”
这应该也是我们现在互联网世界的最基本条件吧。
或者可以叫,约定俗成。
那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呢?
个人觉得,一要读严谨的、规范的。
什么概念呢?
比如,毕飞宇的小说《推拿》(据此改编的电 视剧由濮存昕主演)讲究“疼”与“痛”的区别:“疼是点上的,痛是面上的。”
比如,由“推拿”,我联想到“推倒”一词。根据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推倒”的意思:动词,一是指向前用力使立着的倒下来,二是指推翻。
严谨的你,如果要指出还有第三层意思,网络上的某某已经“约定俗成”的意思。好吧,你保留观点。
但是,题外话,严肃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会收录这么戏谑的意思吗?虽然第6版已收录了诸如“给力”这样原本的网络用语(看来我得去买本第7版看看了)。
比如,前面有网友用“假设”这个词。
那么,你觉得“假设、假如、假若、假使……”用法有什么区别?
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叫《同义假设连词的比较研究》。
一共研究了六组假设连词:
要 要是
如 如果 如若 如其
假如 假若 假使
若 若是 若使
设 设若 设或 设使
倘 倘若 倘使 倘然
研究的结果是,区别主要在:一、语气强弱比较;二、用法比较,包括语体色彩、呼应词、主从句结构、特殊用法;三、省略比较;四、位置比较。其中细节就不细说了。
其实现在看这样的论文题目觉得有点头痛。你问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好吧,我当年的理想是当语言学家,编词典、编教材那种(是不是很可爱的梦想)。
因为严谨,文字更显尊严。
二要读美的。
比如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配上后面四句,是的,四句,不是二句或六句,有一种悲伤苍凉的美。比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更少一些希望。
又如苏轼的“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曾经,我们教文艺理论的教授,用整整一节课时间赏析这首词(是的,苏轼值得赞美的作品太多太多了)。
还有:“我是一个岛,岛上全是沙,每一颗沙都是寂寞。”来自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可能你猜到了,我前几天的诗中,有几句正是在向这位作家致敬)
去年著名的“洪荒之力”,其最早出处应该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就是《千字文》开头两句。
前几天背《千字文》,背到“闰馀成岁”时,我自己记不住了,2岁多的宝宝却接了一句“律吕调阳”,把我吓了一跳。当然,他只是记性好,他这么小肯定还不知道到底啥意思。
南北朝周兴嗣编撰的四言韵文《千字文》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叙述自然、历史、文化等知识,美在韵律、美在不重复、美在意象丰富。它和后来的《百家姓》、《三字经》都成为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
以上是文学之美。其实,语言学也很美啊。
比如,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义》。他讲了语法单位、词的构造、词类、体词……主谓结构……复句、省略和倒装。
语言学家自己把枯燥的研究负责了,把规律的方法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文字之美。
读书,还要读什么样的书呢?最重要的,还是应该系统性地读“书”。
以我粗浅的认识,写出几篇小论文,没啥,能写出长篇的、成系统的书,把内涵外延讲得清清楚楚,那才叫自己的理论。研究,应该系统地搞;读书,也应系统地读。碎片化的学习的弊端,这两年也常有人写文念叨了。
这里,我想到了前段时间采访的一群理工科专家,他们为主编写了两本专业技术书,一本为百万字的、准教科书级别的畅销书,还有一本将在年内出版。(为免广告嫌疑,这里就不细说了)
4.
还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好吧,我承认,暂时编不下去了。
其实,写这篇不太“严谨”的小文,是想以此督促自己以后多读书(没时间读怎么办),并且要记得住(年龄大了很难),多用脑少百度(这个好像更难)。
相信很多朋友读的书都比我多。文中若有不对不妥之处,各位路过的朋友,还请多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出一道“严谨规范的”语法题:
“他读的我都没读过。”
这句话怎么划分句子成分?
家有小学生、初中生的朋友,会做这道题的话,那么,辅导孩子语法,应该是没问题了。(开个玩笑哈,答案在文中有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