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思修老师和我们讲:要好好想想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该怎么渡过,这个问题很重要,越早想明白越好,想通了,那就努力去充实它。
他告诉我们:他带了好多届学生,但能坚持做“独行侠”的学生是不多的。可能我们刚进学校不久,还留有热情、激情、好奇心,对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大多数人会成为大多数人,而不会成为“独行侠”。
确实,现在我已经有了点老师说的苗头了,听着铃声来,听到铃声走。男生大多坐后面,我也坐后面……颇有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模样。
合群。没错,有点刻意合群的感觉。可能是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太与众不同吧!
二
前几天听一个教授的讲座——《宋代江西人才述略》。老先生开玩笑似的讲,我没你们领导讲的那么厉害,过程可能略显枯燥,同学们实在听不下去可以不用死听哈。这话一出,同学们都忍不笑出声来。刚开始还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玩手机 ,反正我周围是这样。实话说,我也是其中一员 ,隔段时间发个消息什么的,一来避免太与众不同二来有时候真觉得有点枯燥。
虽是如此,我还是想听听,他讲了福寿沟,讲了王安石 ,讲了许多人。用图片展示了宰辅家乡的地理分布,用语言叙述进士小传,说了当时江西的考试状况……
图片、文字、数据用这些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得出结论也是比较严谨吧。
他讲当时江西的教育还是可以的。为什么呢,经济、文化、交通(水路,有鄱阳湖等)等的影响。他一直讲经济,我想到的是宋代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方经济得到较好发展……总之,有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吧。
当然他讲的也让我有些收获,多了一点对宋代江西的了解。可能是自己之前看的一点历史课外书加上以前学的历史知识和他讲的内容有些许相通之处吧。
……
我看看左右,他们很忙 ,我处于半忙不忙的状态。
三
今天早上八点半我遛到了操场,本来打算跑步的,但看见操场空荡荡的,太阳有些高 ,立马失去兴趣 。这时看见两个男生从我身边走过,在操场跑起步来,我打消了之前的念头。
操场上,那两个男生匀速跑步,我听着歌慢悠悠走着……
太阳有点大 ,但这样听着歌慢悠悠走着对我来说是件舒服的事情,因而也不觉得怎么样。这时,我才注意到篮球场那边有个同学在练习运球、投篮。
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之前偌大的练球场,田径场只有他一个人,看样子挺开心。
转到隔壁教室,有个五年制的学生自顾自的在看书,看样子很满足。
四
高中时,我是比较孤独的。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回宿舍。回到宿舍也不怎么和室友聊天,自顾自的。他们打游戏,我是不打的,他们的聊天内容我大多也插不上话。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但我知道我要好好学习,因为有家人的期许,但我还是让他们失望了。不过那段时间挺充实的。
现在的我依旧不打游戏,对于好些内容也不太了解。我在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子呢?
或许是之前的一直独来独往,感觉太过孤独,或许是感觉自己人际关系太差,希望改善,或许……
总之,要找的话,原因很多 ,但正如林清玄在《过火》里说的那样:我们会害怕、会无所适从、会畏惧受伤,但是人生的火一定要过——情感的火要过、欢乐与悲伤的火要过、沉稳与激情的火要过、成功与失败的火要过。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要单独去过火,即使亲如父母,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要有一定的合群能力,也要学会和自己独处。实在合不了群,那就别强行融入。做你认为对的事情,一个人也挺好 ,挺充实。
历经孤独,人间有味。你总会遇到适合自己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