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是门学问,你可仔细琢磨过?
点赞,对国人而言,从相当陌生的一个词汇和动作发展为一种如吃饭喝水般自然自发、自觉自愿且每日反复进行若干次的惯性行为不过三五年光景。这当然要归功于微博和微信这两大社交工具漂洋过海、披上中国外衣的进化过程和星火燎原般的普及速度。
若不点赞,总觉得当天有未尽事宜......
这是不是当下手机低头族的群体性病症?
这年头,谁还没开个微博,谁还不用微信发个朋友圈呢?动辄几百个好友和互粉对象的也不在少数。利用碎片时间随便划动下手指、刷刷屏,看看关注的人里谁又更新了微博,谁又发了朋友圈,顺便动动手指头点亮那个小桃心和或竖起的大拇指,一个点赞的全流程就此完成,稀松平常如呼吸般顺畅自如。
然而,时间越长,好友越多,就越会发现区区一个点赞动作,细究起来背后却大有讲头!
点赞意味深,更名“关注”或“已阅”更恰当......
点赞,其实是个很中性的行为,很多时候,点赞方想传递的并非是赞许或欣赏的意味,而只是想告诉被赞方,你的更新或发布的内容我已知晓,且得到了我的适度关注。仅此而已,请勿自作多情。
但虚荣的人类向来喜欢粉饰太平或掩耳盗铃,总会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生活的美好面如实或修饰后公之于众,换来一点关注和几声难辨真伪的赞扬。讲真,我早就觉得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应该把点赞二字更名下,毕竟,“赞”这个字眼太过美好,太过扎眼,太容易冲昏被赞方的头脑......
林子深又密,各种鸟乱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话我深信不疑!
人心细如针,不管在大事小情上,还是亲疏关系上,总能得到验证,让人不得不无奈呵呵哒。
放到点赞这件小事情上,情感略微细腻或敏感的人很容易通过这个动动手指的小动作,将关注的人和关注自己的人的性格和阅读习惯略略看出个轮廓来。
有人是热情的社交派、自来熟,只要朋友更新了,TA总是毫不吝惜地送出自己的赞,或者真诚评价几句。这样的同志,这样的行为,真心不容易树敌,很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换来对等的支持。
还有的人是资深潜水党,自己更新不积极,也几乎不给别人点赞或评论,只是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大家,观察着这个热闹纷杂的世界。
真正的亲密关系,完全不用通过“点赞”来验证
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的当下,50后、60后甚至40后的父辈们也纷纷成了微博、微信的拥趸,平时和老哥老姐们聊聊家常、叙叙旧,和远在外地甚至外国的子女、孙辈们互相问候下近况,顺便视个频。
所以在我们关注的人中,有一群是特别亲近的关系,除了亲人,还有发小、铁哥们和闺蜜一类,就是那种知根知底,可以完全卸下防备、免去礼节的那类,简称为“星号好友”。
上述几类亲密关系的人,实则无需通过微博或微信朋友圈获知你的近况和生活细节,所以即便你@了他们,他们也不见得会及时点赞,但你的一举一动,所言所想他们都了然于胸,你一旦不好,他们会第一时间跳出来问候你。所以从这个层面讲,“点赞”更像是现代人在社交核心环外第二层甚至第三层环带人群之间的礼貌行为。
有些人天生莫名嫉妒心重,要的只是自己处在光环正中心,渴望被全世界点赞,却相当吝惜送出自己对别人的肯定
哪怕是在我这个凡人的朋友圈里,这样的奇葩也不在少数。当你曝光自己能力或业绩或日常生活技能中的一个闪光点,当你发表一个夺人眼球的观点或一件个人大事件的照片,且获得多如牛毛的“赞”后,你永远看不到来自TA的那一个!没过几天你会“很巧合”地发现,人家模仿甚至剽窃你的举动也来了个复制品或山寨版,当你大方送出你的赞或正面评论后,人家装得跟正品版权拥有者一样,理所应当地坐拥全天下的赞许,摆出一副天下只能老子第一的傲娇出天际的姿态,甚至对很多人的评论都置若罔闻....
讲真,我是个在人际交往中很走心,很注重细节的人,也是个提倡并身体力行着平等友善原则的人。对对方给予的热情和关切,我基本能做到及时回应,最次也能事后尽快补上或加以解释,因此上述那类人的荒诞行径,在我看来相当没礼貌,我只能当是妈妈没教好!
有礼有节,有来有往,才符合国人的社交心理预期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当下的社交方式中,点赞是个你不得不留意的行为。要么热情友好、平等互通;要么索性彻底潜入水底,既不让世人知道你的生活点滴,也不会神出鬼没一会出现一会消失,大大方方地摆出一副不谙世事、不凑热闹的姿态,静悄悄地躲起来过日子。
所以啊,在人际交往中长点心吧!别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对方还浑浑噩噩不自知!中国人讲究的是有礼有节、有来有往,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好多错或祸都是从网上一句看似不起眼的话、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动作引发的!
别让生活的便捷反而牵绊了你,也别让不拘小节降低你的人际评分!
至于那些自我感觉好得超过川普的奇葩,随他们去吧!TA需要赞,你就动动手指好了,不值一文,然而,咱正常人需要的那种真诚关注或走心的评论,TA是给不起的,因为TA连基本的礼数都不懂,何以期望TA懂得人与人之间薄如蝉翼的微妙关系和被主流推崇的交往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