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三章,感触很深。说实话,其实这本书很薄,要想读的话,也许一晚上都不用,就读完了。但是里面的很多东西我觉得是很值得琢磨的。我从前一直不太想读这本书,怎么说呢,总有种low鸡汤的感觉,名字也取得太不含蓄了,但看到里面的时候,觉得,妈呀,这个人讲的真对。
之前两章其实算是序了,一个心理准备,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是“思维定式”,我们很容易被这个东西困住,所有的行为决策都从其循源。这个概念其实我之前就有所感觉,所以我尽量多阅读不同风格的内容,来扩大自己的见识,增加自己的思维面。但是看到第三章,讲述习惯一积极主动的时候,我对里面一个“影响圈”和“关注圈”深有感受。“关注圈”指的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哪个位置,或者就如字面意思所说,关注的事情,而在这些事情里有一些事情是你可控制的,划一个范围,就是“影响圈”。
作者说到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一般都集中于“影响圈”,而消极主动的人集中于“影响圈”外,那些你一般无力改变的事情。而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中看出这些,比如常说“如果”“但愿”等假设类句式的人,就是精力常集中于“关注圈”的人。而与“影响圈”相关的通常会说“我可以更……”,更加注重的是自己能够怎样改进。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已经读了并不打算重考的大学,工作,住房,也许这个大学是“水货”,也许有个烦人的上司,也许房间狭窄又阴暗,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在影响圈内,我们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努力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上司刮目相看,赚更多的钱换地方住或者动手改造装饰下,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愤怒,有些事情已经定下了,无法改变了,就算后悔都是没有用的,这些都是“影响圈”外的事情,而真正优秀的都是积极主动,做自己能做好的,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关注圈,改变世界是很难得,但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要再羡慕那些逆袭的人,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做白日梦开始。希望大家都是“我可以”!
今天是我正式执行奋斗计划的第一天,执行程度还不错,基本任务都完成了,不过没洗衣服,真心懒。看书这一项,最近几天在看《高效能人是的七个习惯》,刚读完第三章,和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