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分享另外一本书《秒赞》
这是师父要求我们看的第2本书
无论是写作社交媒体文案、视频文案、海报文案、电商网站、品牌文案,还是其他类型的文案,都可以将本书作为一本可以随时翻阅随时学习的工作书,书中内容既可以实现,现学现卖,也可以花精力深度学习,进而增长文案的功力。
说实话,一打开书看到这样的一段话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感动。
这个时代并不缺有钱人,但还是缺又有钱又有爱心的社会人士,他们不光是号召者,更是实践者。
同时他们也像一束光一样,用他们的行为去折射和影响更多的人。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对于作者的各种点评。
放在第1页第1栏点评的人是《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的策划人:李诞
我第1次知道他是在《奇葩说》的节目里,他已“丧”字一说而出名,我反倒一直觉得他和马东是奇葩说里面很清醒的两个人,在这样一个另类的节目里面,简单、随心、随性的做自己。
向世人展示着他特立独行的一面,我想特别是他那一双总也睁不开的眯缝眼睛,给我们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吧。
这本书里李诞映入眼帘的一段话是:林桂芝是我的第1个老板,也是我的老师,我跟他学到的东西不只有广告,这本书也不只是在教你写文案。
还有知名创意人、作家、东东枪
电影人张艾嘉
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WPP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 宋秩铭
台湾奥美集团首席策略顾问 叶明桂
京东消费品事业部采销经理 李智
滴滴出行市场总经理 王佳杰
快手科技市场副总监 陈思诺
天猫品牌营销策略专家 彦祖
光光是这些人士,我们都知道在他们的领域里面,他们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
就连推荐序里面都有序1、序2、序3、序4
就像知名的创意人、作家、东东枪在推荐序里面写的第1句话是:《秒赞》是一本只有位置才能写出来的书。
对文案与广播传播的原理的深刻洞察,准确理解,是一种即便是在广告从业者中也堪称稀有的能力,需要有足够的经验与长期的思考,才能获得而耐心的收集样本,撰写实力,不厌其烦的细心归纳,认真剖析,诚恳表达,则更是很少人愿意去下的苦功夫。
好在有桂枝。它既有业界一流的深厚功力,又肯投入心血,把这些来之不易的经验与心得写出来。这本书因此变得珍贵。
…………………
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去好好翻看这本书,单单是作者把此书作为公益事业的传播,以及社会各界著名人士的点评,已经让我分外的想要去珍惜和仔细品读。
昨天在跟家人聊天的时候,我还感叹:从小到大我是那种不爱看书的人,曾经读书的时候最好的催眠方式就是拿一本书让我看着,不到几分钟眼皮就会打架,直接进入睡眠状态。
但这些年走出来学习成长后,特别是开始挑战1000天的演讲打卡以后,跟书之间的感情反倒越来越深厚了,超越了我过往的20多年的生涯。
以前一看书就打瞌睡的我,现在经过刻意的练习,不看书反倒睡不了安生觉了。
所以没有一个人的习惯可以被定义为永久的习惯,所有的习惯都可以打破重组。
太多人用固定的思维来限制自己的想像,以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我只能感叹一句:我祝福你的生活简单,平淡而幸福。
但当你真正骑过最快的马,喝过最烈的酒,看过最美的风景,见识到各种优秀的人士以后,你的思维有可能会一点点的被打开,那个时候你看到的视角,看到的风景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人们不会因为认知而改变,呆会因为感之而改变!
只有在你不断的经历的同时,并且去总结和反思,你才会慢慢找到属于自己想要去走的人生路。
我一直以来都超级无敌的羡慕那些口才和文采非常棒的优秀人士。
在开始挑战演讲打卡以后,经常在各种书海里面遨游的时候,也曾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否写出属于自己的一本人生故事书。
但我亦明白:首先要去经历,要去感受,当你的人生俱备厚度的时候,你写出来的文章才俱备深度。
心中没有,笔下也不会有,文字技巧可以学,但洞察力却要靠自己。
对外界的一切都保有一颗好奇之心吧,就像《秒赞》这本书,好的指导会让你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