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17年5月创作的中高年级语文实践活动课《品味永不变质的精神食粮》的课件,修改完善后再次于2018年5月1日上传至“武汉教育云·我的教学”中(初稿是2017年7月8日上传的)。去年暑期在网络上搜索文档,无意中发现被人上传至“原创力文档”,标注下载需12元人民币!是谁这么黑心?我非常气愤,费了一番周折,我认领了该文档。创作出来的东西就是为了给人看、给人用的。只要不侵权,没有收益我也高兴!]
从小我就喜欢学语文,语文成绩也一直很不错,上初中以后,作文好多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
上小学时我各方面都不出色,但是阅读题总能得高分。我曾经用心写过几篇作文,却都被老师忽视了,为此我还挺不服气的呢,至今我还记得几篇作文的内容,我可是倾注了我的感情写出来的呢!我也难以理解,那时候我的小学老师为什么不稍微认真一点儿看我们写的东西呢?
自从我当上了小学语文老师,为了避免我的学生经历我当年的“心理阴影”,也为了不让自己留下遗憾,我总是非常认真地批阅孩子们的作文或者日记,总是用心去感受孩子们写作文时候的心情和状态,就像当年我写作文时拥有的那份雀跃的心情,那种愿自己的情感与别人产生共鸣的期盼,我都不想错过!所以我经常把学生的作文或日记带回家批改,还作下详尽的记载,学校里看不完呀!
真亏了那些在城里带大班的老师,他们的劳动强度可比我们农村教师大多了!每周我班上都要开一次“我们的作品”分享会,让小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让同学点评谈感悟。这样的课可受欢迎了,即使考试前夕也不在耽搁。
总有同事不理解我,说程莉老师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事做,总也忙不完。我自我解嘲说:“我做事慢,效率太低了!”其实我就这么在繁忙中自娱自乐,享受着呢!去年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因为这些,所以我做什么都慢》,当然,有时候的事情还是应该分个轻重缓急,经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这个习惯可不好!
小时候我还有一个遗憾:我父亲为什么不教我的语文课呢?读低年级我就听中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说我爸爸上课特风趣,故事特别多。读中高年级时下课经常听到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夸奖我爸故事讲得怎么好听,课讲得怎么有趣。我就不由自主地摇摇头,暗自叹气。转头又一想,幸亏在家里经常听老爸讲故事,没当我的语文老师,也没什么遗憾的!
那时候我半夜起来上厕所,经常看到爸妈房里亮着灯,多年前是煤油罩子灯,后来是吊线电灯,再后来是台灯,爸爸总是埋头在灯下批改他学生的日记本或作文本,看到好文章,他就顺手记在旁边的记载本。一直到我和爸爸在一个学校里成为同事,他还是这样工作。
爸爸也保存了学生们的很多作文。有几个学妹的作文我还看过,印象特别深。后来其中一个学妹成为了我哥哥的女朋友,再后来成为了我哥哥的妻子、我的嫂子,成为我侄子的母亲。有趣吧!
我上的初中就是新街中学,就在我们新街的北面偏东,离家很近,大概是1992年前后不存在的,听说当年学生们合到张集中学去了,因为这原因,有些家长嫌路远了,导致有的学生失学了呢。说到这里又有了遗憾:中学搬走了,小学于2007年也彻底搬走了,我们新街是一座古老的小集镇,新街小学合并到黄河小学之前就有上百年的历史。怎么就留不住这些学校呢?唉,多想无益,继续说我的事情吧。
读到初二,语文老师换成了李鸿七老师,非常感谢李老师,他在写作文方面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指导,让我的写作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初三的时候,李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书刊杂志,说服有条件的家长给学生们订阅。
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不少同学订的是作文报、语文报,数学报等等与考试相关的报刊,只有我,全班也就只我,一个人订的是什么?你猜猜看——《文学故事报》。盼星星盼月亮,当一叠报纸被李老师捧到班上来的时候,同学们欢呼雀跃,教室里一片沸腾。
李老师一个个的念名字,一份份地发报纸。发到我的报纸时,我永远忘不了李老师的那种眼神。
他手上拿着最后一份报纸,当时的我一定就像一只费劲地踮着脚、努力地伸长脖子的小企鹅一样,望眼欲穿!哈哈,那最后的一份报纸正是我的《文学故事报》!只见李老师略低着头,目光越过老花镜的镜片向上注视着我,注意哈,他的两道目光是从镜片上方射向我的,不是透过镜片的!当时的我哪顾得那么多呀?心情那个激动啊,只扫了李老师一眼,一个劲儿的盯着我的那份报纸,巴不得它马上飞落到我的手中!他意味深长的目光被我忽视了!
后来我也当老师了,也曾经给学生推荐过报纸杂志,才多少能够体会到李老师当年那眼神的意味——恨铁不成钢啊!
不过没关系,反正我那份《文学故事报》是最受班上同学欢迎的,向我借阅的人最多呀!反而是那些跟学习有关系的报纸借着看的少,我就没怎么借别的同学的报纸看,大不了瞧瞧他们报纸里面的好作文。
哎呀呀,提起李鸿七老师,我真的想去看看他呀!他住在离李集街上不远的李寨村,今年应该80多岁了,比我爸的年龄大一点点,几年前我还打听过,听说他老人家身体挺不错的。
绕回来继续说我的事。读完初二是1988年的夏天。那个暑假同学们都到校上学补初三的课,我和哥哥同读初中三年级,都没有去补课。以前成绩不好的都得留级,同一个班的学生年龄相差好几岁,有的年龄大了,不好意思再跟小孩子读一个班,被逼辍学的大有人在。哥哥其实特别聪明,头脑特别灵活,可就是不用心学习,初一初二都留级了,就像等着我这个妹妹一起初中毕业似的。
我和哥哥那个暑假为什么没有去补初三的课呢?因为家里趁爸爸放暑假的机会拆掉快要倒的土坯房,准备请泥瓦工做楼房。这是多大的喜事啊?
我和哥哥都十几岁了,正是得力有劲儿的时候,现在的孩子当然没法比了,当年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可能干了!(见简书中此文链接)我们搬砖挑瓦、铲沙填土、挑水浇基倒地梁……干得那个欢实啊,要住新楼房了呀,多开心!把读书补课的事抛到一边去了。那时候爸妈能够供我们读完初中就不错了,很多同学连小学都没读完呢!
当然啦,那时候的我也有些“不务正业”,学,喜欢看书读报,这跟爸爸有关系。我是读《中国少年报》和各种刊物小说长大的,也是在劳动中长大的,这跟爸妈的好学与勤劳有关系。
中考前夕,下了晚自习,我还到处找电视机,厚着脸皮溜进人家新婚夫妇的房间里找个凳子坐下来追剧,米雪、刘松仁版的《萍踪侠影录》,不看不罢休,只因为在一本书,大概是《今古传奇》之类上看过梁羽生的这本小说。
我数学学得不好,这跟我的老师有一定的关系,我记得可清楚了,当然主要责任在我,这里不必细说。我学英语兴趣不浓,英语老师其实教得挺好,也很负责任。可我就是怕他,一上他的课我就吓得发抖,甚至把单词都吓忘记了。初一下学期换了一位女英语老师,我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可是后来又换成了原来的这位严厉的老师,我的英语成绩又降下去了,一直也没能升上来。
后来我就想啊,我干嘛要怕他呀?还怕得那么厉害?这吃亏的是谁呀?唉!后悔也来不及了!
1992年8月底,19岁的我高中毕业,村里缺老师,在爸爸的推荐下,我走上了村小的讲台第一次包班带二年级。1998年—2007年期间还当了九年的教导主任,学校里的课程不好安排,我吃苦带头,人又年轻,除了教语文,我英语、数学和各门小科都带过,并且都教得有滋有味。
除了语文方面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之外,我参加过科学教师知识竞赛获区级二等奖,美术教师现场美工制作获区级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区里的科学竞赛多次获奖,撰写的体育教案两次在区里获奖……
我带的三年级的英语大多数学生得90多分,同学们学得有劲儿,我教得带劲儿,课堂气氛别提多活跃了!我带的六年级的数学,总成绩得过前镇(街)第一名、第二名。那时候整个街道的学校每个年级有二十多个班,挺不容易的!
记得2005年的9月,我因为声带息肉做了小手术在家暂休,周湖珍老师还给我带回来“六年级数学全街第一名”50元的奖金呢!那一年5、6月份,我嗓子哑得说话都说不出来,还在继续上课,一直把这个班的孩子送毕业。这个班孩子的数学从二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是汪集街仁胜村的陶娟老师带上来的,底子打的挺好。陶老师工作极其负责,在我们学校待了七八年,直到出嫁前才调回他们汪集街。
头一年秋季开学安排课程时,我要求陶老师接着把这个班带毕业,她坚决拒绝,没办法安排,我只好重新调剂,由我自己带六年级的数学。这个班的孩子我印象深刻,有邓国君、黎伟奥、邓意森、陈林云、刘利群、陈焱林等等。
当然啦,我还是比较喜欢当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课堂比较自由,极具有创造性,听、说、读、写、诵、演……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只要你愿意付出,只要家长们支持,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
本身就是,母语的学习从每个人出生就开始了,它伴随着人的整个一生,毋庸置疑,它是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和无穷的魅力的。所以我特别喜欢教语文,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有责任让自己的学生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灵活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才无愧于这一职业。
二十多年来,我一直时不时的写点文字,以随感为主,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工作,写我的学生,写我的家人。十多年前用上了电脑,再加上QQ和微信的使用,比以前写得更多一些。上个世纪末我投稿了几篇文章,被告知入选某某书,但要求寄一定的经费去,出版社才给寄来载有本人作品的书。我觉得不可信就没有理睬。这样的情况遇到过好几次,我依然如故,也丝毫不后悔。
我在百度文库里面上传过几次教案、几段文字,还有学生的一些作品,也在教育云里面上传过一些文字。后来在百度上搜索“新街小学”,就常常看到自己或班上的同学的作品被转载,还好,标注的都是原创作者,只是没有获过益罢了,也从来不知道如何才能获益,只要没有被侵权,这些无所谓的。
我继续写点东西,可是很少主动投稿,除非是上级交给学校任务,而学校又需要作品时找我,我才按要求上交。
去年我们这所农村边远地区的小学迎接文明创建检查,要求老师拿出印有自己作品的原创书籍。我只有一大叠省市区级的获奖证书,没有书!
我把我一整年写的东西打印成册,厚厚的一本,制作一个简易的封面交到学校档案室里,凑成一份教师原创作品集。又将学生一年的作品收集在一起,自己掏钱在李集文印室彩印出来,编成两本漂漂亮亮的作文作品集,也交到档案室里去凑个数。检查结束之后,我又把它们取出来,留给自己保存。
去年搜索文章时,偶然看到一篇“简书”,于是就下载了简书app,时不时就在里面写点什么,还结识了几位简友。于是我经常借助这个平台表达一下心情,抒发几声感叹,吸取一点营养。感谢“简书”,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我喜欢运用语言文字,偶尔与亲朋好友、家长或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的一些真切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活对职业的热爱之情,从而让有心的读者获取一点儿正能量,获得一点儿益处,我觉得非常快乐,非常满足……
能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能与语言文字结下这不解之缘,是我的福气,惜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