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一个周末我从长沙跑到了深圳去参加了两天的“九课”组织的“产品经理训练营”,两天的课程十分紧凑,每天基本上都是从上午九点半上到晚上七点以后了,两个老师和一个神秘嘉宾把时间都填充得十分满,两天的内容都是干货,作为一个跨界来上产品经理培训的我来说消化起来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有时会噎住,得喝口水适应适应。
一直以来我眼里产品经理和广告人有着许多共性,比如要擅长洞察人性揣摩人心,要有庞杂的知识体系,要兼顾感性与理性等等。于是基于这些我认为的共性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十分感兴趣,很想了解产品经理的思维模式与具体工作流程,也让自己建立起一套类似的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更重要的,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基于互联网的,那更加促使我需要去参加这样的培训,张小龙不是说过一句“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嘛,这句话就像“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一样令人热血沸腾。
我眼中的 PM 应该是掌控者产品从创意到上市,所有相关的研发、调研、生产、编预算、广告、促销活动等等,从我这两天初探 PM 的世界来看,也的确是这样。在所有的 PM 的工作中基本上就可以概括为:Plan → Do → Watch. 也就是不停地循环往复的做着这样一个工作流程:用户调研/用户分析 → 需求分解/核心需求 → MRD/需求评审/PRD → 研发测试/上线 → 数据分析/产品运营。这样一套流程和广告人常用的那套著名的 蝴蝶 工作流程方式十分相似:前期资讯/准备研究 → 策略方向性研讨 → 品牌核心 → 品牌策略 → 品牌创意点 → 品牌宣言 → 360 度品牌结构 → 测试评估 → 全面执行。
PM 这个职位许多公司都会设置,但是互联网行业的 PM 与传统行业的 PM 还是有着新的变化,传统行业的 PM 以快消为例,他们也许比较侧重产品包装和品牌推广,而互联网领域的 PM 则更像是一个生态体系的构建者。
互联网产品的 PM 大多最关心用户体验,尤其在现在在最为频繁念叨到的一个词——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人人都在讲用户体验。那什么是用户体验,根据 ISO 9241-210 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 “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说白了,用户体验就是这个产品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更简单的说法就是这玩意用起来爽不爽,如果爽,那就是好的用户体验,不爽,那绝对用户体验不好。
很多时候我们谈到用户体验的时候会十分关注互联网产品的 UI 做的美不美,经常会误认为做的美的互联网产品就是用户体验好的产品,而对于那些 UI 做的不好的互联网产品我们就会十分嫌弃,甚至不少人会说“如果我来做,首先我就要把它的 UI 改版”。实际上,在一个产品开发或者迭代过程中 UI 往往不是最优先考虑的,用户的核心需求才是最根本的产品开发、迭代的优先考虑因素,是这个产品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一款互联网产品来说,丑并不是问题,问题是,美并非解决用户需求的关键,围绕用户及其任务才是关键。
一款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应当符合人性,能够让用户低学习成本、高效率的使用,而且能够管理用户的压力,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当做到产品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形式与内容统一,易学习,能帮助用户做决定,整个设计的过程是为了让信息能更好的在产品和用户之间传递。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说白了就是“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而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速度是第一体验。在广告领域,大致的思维也是一样,好的广告是让广告携带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消费者并促成有效的消费行为。好广告不是最美的,而是最有效贩卖商品的。
另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好的 PM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学会关心生活中的细节,因为 PM 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要善于带着问题用心思考,要敢于尝试,多去体验,就像我们常做的洞察练习一样,思考一切我们所见的事情,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个 PM 和一个广告人都需要从产品或服务带给消费者的价值出发,围绕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去寻找消费者内心的渴望、习惯和价值观念;从消费者的生活出发,根据他们内心的渴望、习惯和价值观念去寻找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关联点;去思考经济危机与口红效应,洞察裙子长度与经济环境的关系,思考一个时代下社会、组织、个人的内心变化。
越是这样细心的观察世界就对你阅读整个世界有帮助,不管是做一个 PM 还是一个广告人,它能让你更好地了解用户、了解消费者,尽可能的聚焦核心需求,这能带来的就是让你更高效的工作,更清晰的认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
周末参加的这两天的产品经理的培训在我看来是大有裨益的,尤其是作为我这样一个永远“不务正业”的广告人来说,能够开拓眼界,体会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了解站在上帝身边的人事如何思考如何工作的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在国外很多 PM 都被成为“迷你 CEO”,尤其是在硅谷,很多做新产品的创业公司在产品成熟后被大公司收购,他们的 CEO 就到了这些大的公司做 PM, 于是就有这样一个雅称。而大公司的 PM 一般都是比较逆天的,尤其是看到 2013 年雅虎 CEO 梅姐著名的 APM (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 产品经理助理)项目中招到的应届毕业生 Michael Plasmeier: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管理双学位
·本科 4 年 7 个实习(包括 PM, Web/App 开发、管理咨询)
·做过一个 130w 用户的 Facebook App
·自己的 wiki 写了 6000+ 文章
而这些大公司招 PM 一般需求的能力也就是与工程师无障碍沟通的能力(能获取工程师充分的信任),与设计/市场/高管的沟通能力;产品嗅觉;商业嗅觉;有设计/用户体验的基础。这些能力的需求基本上不大涉及具体“知识”,而在面试的时候 HR 也基本上就是扔给面试者一个接一个跟 PM 工作相关的问题,看面试者如何解决,同时保持问题是开放式的。
在我参加的两天的 PM 的培训中就是这样,老师给出各种实战训练,全都是开放式的,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出解决方案,提出各种设想,然后为自己吹出的牛逼埋单。诸如半小时内设计一款卖避孕套的 B2C 的 App 或者网站,画出原型图并写出运用方案;或者是半小时内做一个与家政相关的 App 或者网站,同样画出流程图与原型图。这样的题目考核的都是 PM 的产品设计、项目管理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考验 PM 能否抓住核心需求,做好客户分解,找到目标客户,学会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讨论,自己做决定,说出用户想说的话,说出用户没说的话,让产品变得性感,直击人心。
从这两天的培训中走出,放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境中,如果想比别人做的更好跑得更快,就是不断地回顾与思考,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并且将一件事情重复的做,做到极致,将与工作、生活中自己核心需求不相关的因素减到最简,敢于试错,不断试错,并且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做去完成。
这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广告人的产品经理课,将自己的人生看做自己的产品,做自己的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