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个层面(经典中的经典)
表现层(surface):你看到的是一系列的网页,由图片和文字组成;
框架层(skeleton):用于优化设计布局,以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的效果和效率。按钮、控件、照片和文本区域的位置。
结构层(structure):框架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结构层是这些溯源布局的背后的逻辑关系
范围层(scope):用于确定某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网站的功能之一;
战略层(strategy):经营者想从网站得到什么,用户想从网站得到什么
二、五个层面的建设逻辑
自下而上地建设:每一个层面都是根据它下面的那个层面来决定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较低层面”的决策都必须在设计“较高层面”之前做出。在每一个层面,我们都需要根据竞争对手所做的事情、业界最佳的实践成果来做决定。
三、功能型产品和信息型产品(内容型产品)
功能型产品:关注任务——所有的操作都被纳入了一个过程,去思考人们如何完成这个过程。网站可以看成是用户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的一个或一组工具。
信息型产品:关注信息——网站应该提供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用户的意义是什么。
战略层:
来自企业外部的用户需求(user need)是网站的目标——尤其是那些将要使用我们网站的用户。
产品目标(product objective):与用户需求相对,这是我们自己对网站的期望目标,可以是商业目的或其他类型的目标。
范围层:
功能型:功能规格(functional specification),对产品的“功能组合”的详细描述。
信息型:内容需求(content requirement),对各种内容元素的要求的详细描述。
结构层:
功能型: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定义系统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
信息型: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
框架层:
功能型&信息型: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一种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
功能型: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或者也可以说安排好能让用户与系统产生互动的界面元素。
信息型:导航设计(navigation design),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的组合,允许用户在信息架构中穿行。
表现层:为最终用户创建感知体验(sensory experience)
四、对最终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两个额外因素
1.内容(content)
在网页里“内容至上”:大多数网站能提供给他们的用户的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就是这些用户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2.技术(technology)
在大多数案例中,你所能提供给用户的状态体验主要是由技术来决定的
【补充:什么是功能型产品,什么内容型产品】
任务流: 通过一个个小任务满足用户终极需求的过程
以购买电影票为例:
(1)任务流分析
针对买票的全流程进行分析,可以知道买票整体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买票前、买票中以及买票后。
买票前:粗略浏览影片,找到感兴趣的电影
买票中:确定购买的电影、要去的影院、时间安排、场次、座位
买票后:支付完成,生成电影票
整个流程为:浏览影片-->选择影片-->选择电影院-->选择日期和场次-->支付-->购票完成
(2)页面分析
在《锦绣蓝图 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这本书中,作者将用户的任务类型分为了三种,分别是导航、消费以及交互。
导航指的是帮助用户发现他们想要的东西,消费指的是内容型的东西,允许用户进行阅读和查看,而交互则指的是需要用户输入和管理数据。
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来确定页面的类型,比如导航可能需要搜索、筛选器这些控件来帮助用户更方便的找到需要的东西,消费型的页面则需要给用户提供一些图文详情进行阅读,交互型的任务则需要填写一些表单。
信息流:
从哪里来,指的是内容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内容的生产者,是自己生产还是来源于第三方,是PGC还是UGC。
到哪里去,指的是内容的消费者,哪些人会消费哪些内容。
如何去,则指的就是如何将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连接起来,也就是内容的加工者这个角色。
如此一来,再加上内容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加工者之间的互动,整个信息流就实现了完整的闭环。在整个闭环中,以内容为载体,通过加工者之手,成功的建立了人与人、人与内容以及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1)人与人(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这里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容的生产者,一部分是内容的消费者。对于内容的生产者肯定是需要维护好相关的关系,期望生产者能够产出更多的优质内容,同时帮助生产者连接消费者,并且帮助生产者从中受益。同时又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从而形成整个内容系统的正向反馈循环。
对于消费者而言,因为产品本身的定位会吸引来不同的用户群,所以在消费者刚开始来到产品的时候,加工者就会对消费者进行打标签,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内容生产者。随着对消费者行为属性的深入了解,此时就能够帮助消费者发现更多Ta感兴趣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了。
(2)人与内容
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加工者本身的运营需要,将一些大众群体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整理成相应的合辑,比如Top榜单、精品、热门、推荐、新品、促销、限免等,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触达这些优质的内容。
一部分是基于用户行为属性的个性化推荐,根据用户的行为属性,将合适的内容推荐给合适的人。另外用户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关注部分内容,或者说在需要相关内容的时候主动发起搜索。
最后一种就是用户自发形成的内容组织形式,用户通过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整理出来分享,或者说自己发起话题,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中来。
(3)内容与内容
内容与内容之间的核心关键就在于缩短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采取给内容分类、打标签、加关键字等方式,来实现内容之间的关联。最终实现能够以某一内容为核心,辐射和延伸到其他相关的内容的效果。
FOR 模型分析
蘑菇街CEO 陈琪先生曾经提到过一个FOR模型
这个模型由三个特征组成,碎片(Fragments)、组织(Organize)、再组织(Re-Organize),可以将这三个维度都作为五分制,然后来对某一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找到标杆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看某款产品是否有机会快速增长。
F指的是产品中内容的碎片化程度,碎片化程度越高,理论上来说可形成的规模就越大,因为碎片化程度越高,制作成本就越低,传播成本也就越低,门槛也就越低,也就会更容易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比如当年的博客一直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而140个字的微博却几乎是全民的微博…
O指的是产品中内容的组织形式,比如按照时间、频道、标签、点击量等组织形式,组织形式越自由,信息的流转方式就会越快,相应带来的弊端就是内容越无法沉淀,比如信息爆炸的微博。
其中以时间组织内容是自由度最高的形式,信息的流转方式也是最快的,故以时间来组织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对时效性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一般还会有其他的组织维度来进行组合。
R指的是再组织,也就是内容被以某种形式组织好之后,用户可再次进行组织的方式,比如一般针对内容有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或者@。前几种形式能够提升内容的重复利用次数,后几种则能够扩大受众的范围,再组织的方式越多,内容的重复利用效率也就越高。
FOR模型从内容的生产、流转以及消费的角度来分析了内容加工的整个阶段,之所以我说觉得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因为内容的数量与质量本身是有着一定冲突的,制作门槛的降低也就导致劣质内容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也就会危害着整个内容系统的正向循环。而且有的内容本身就是需要高制作成本的,过于碎片化可能会导致内容质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