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和十二章中,作者依次讲述了处理分心的技巧、分心的表现、分心的原理、应对分心的态度等,我的梳理则会从分心是什么、机制如何开始,再过度到应对技巧。
Day10-11 11月13-14日 未阅读
Day12 11月15日 阅读章节:《第十一章,处理分析1》、《第十二章,处理分心2》
有过禅修体验的人们或许都有过这般类似的经历:坐着坐着,脑子里突然想到了白天还未处理完的事情;好不容易抚平想要站起来的躁动,远处传来一声响动又让我们开始想入非非;又或者,安定的喜悦突然没了,内心不由得为失去而惆怅起来……这些使我们对呼吸的关注偏离开,进而对禅修产生阻碍的各种心理活动和状态就是“分心”。它是一种普遍现象,会来到每一位禅修习练者的坐垫前大肆表演。我们无需紧张,更不用起身去奋力驱赶它,了解其发生的机制,并以正念去观察,它便会成为我们修炼禅定和正念的伙伴。
分心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根植于我们对概念的依赖中。概念是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的重要途径,借由文字和逻辑,我们能把万事万物各归其类、并推测其发展与变化,但同时,完全依赖概念的方法会使得我们失去对当下的直观体会,而陷入思维的沼泽里。比如,我们突然听到厨房传来盘子打碎的声音,我们的思维会不由自主地运转起来,谁进了厨房?怎么打碎的?碎片有没有清理干净……我们完全迷失在了思维的迷宫里,反而将那直接而客观的听觉感受抛之脑后,丢失了对当下实相的关注。同理,因为我们的心如此容易将现象概念化,如果我们在禅修时放纵它任意驰骋,那么我们的每一次分心都会引发一连串的概念化思考,将正念死死地压下和掩盖。
分心会以各种大小、形状和气味出现,它可能是让我们厌恶或抵触的情绪,也可能是让我们爱得不忍放手的美好,而在阻碍正念上,对善的执念与对恶的执念都是毒药。恶念固然面目可憎,但善执又何尝不是梦幻泡影,令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佛教哲学为此做了一些分类,作者详细介绍的一类叫做“盖”,这个名字是以它们会覆盖障碍正念的生发为意,共有五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贪。贪是由美好的经验或感受引起,让我们心中生出对曾经之拥有的眷恋与渴望,或是希望此时拥有的东西更长久地陪在身边。
第二种,嗔。嗔是由负面的事物引起,也许它曾带给我们恐惧与困扰,也许它让我们怒火万丈,也许它使我们满怀罪恶与沮丧,以至于我们急于去抗拒或否定它。
第三种,昏沉。特指心理状态的昏沉,它是一种对平凡或厌恶的逃避,想要降低心得敏锐程度,甚至关上心的开关。
第四种,掉举。掉举变现为不安与担忧,让我们的心不停地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奔波不已、难以安定。
第五种,疑。巴利经典对疑的描述是,像置身茫茫荒漠,不知身处何方,亦不知将往何处去,内心摇摆不定、手足无措。
我们可以遵循统一的步骤来应对盖的侵袭:看着它产生,并注意到随之而来的各种对应的心理活动,衡量它的范围与程度,看它持续多久,何时消失,然后重新回到呼吸的正念上。其中,昏沉是相对特殊的,我们需要尽早地捕捉到它的现象,因为一旦失去第一时机,昏沉战胜了正念,心就会沉睡下去。
经由此,我们会渐渐发现,与呼吸相似,心理活动也是分成几个阶段的,有出现、发展与衰退,我们需要努力去看清这些阶段。我们的各种心理、思维活动,最初都是从潜意识里冒出的,它缓缓上升,最后达到意识层面,这中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而执念会同步在潜意识发生、再上升,陷入其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于是,当我们意识到分心产生时,我们已经被它迷惑一段时间了。因此,我们对正念的培养,需经由观察分心的发展阶段,逐步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这当然很困难,因为潜意识的水面下一片漆黑,我们看不到正在发生什么。而我们的努力方向,是逐渐去把握到一个模糊的动感,并“借由心理触感加以操作”。禅定可以减缓这些心理状态的生起,让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它、观察它,帮助我们“把觉知延伸到思维与感觉初升的玄幽地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确实是在分心产生时,便将它作为新的禅修对象加以观察,到这是暂时而快速的。我们开始时可能需要借由文字去表述,比如在心里默念我发现了某某分心,大概用了多久,但习惯养成后,只需注意那个分心,明了其特质,然后迅速地回到呼吸上。不要在分心上执着,只需将自己抽身出来,停止去想便可以了,有三个问题能让我们很快地把自己抽离出来:它是什么?它有多强?它持续多久?当我们回答了这三个问题,就已然抽身而出。
最后,作者还介绍了几种可以运用的小技巧:1.估算时间,粗略估算分心的时间长度;2.深呼吸,借由几次快速的深呼吸来重建正念;3.数息,与前文数息方法类似,从一数到五,循环进行,让心重新静下来;4.默念进/出,或入息/出息,类似数息;5.用另一个念头加以对治,借由产生分心想法的对立想法与之对抗,比如布施对贪念,慈悲对嗔怒,当这个念头太强无法削弱时,借由观察产生的“厌离心”去平衡它;6.回想自己的目的,对自己说: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找个不上,而是为了把心集中在呼吸上,那对一切众生而言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