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继续阅读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阅读了第九章《活动化策略》,包括《活动化的意蕴》和《活动化的具体策略》两部分。
一、那些触动我的语言
学习活动是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这是就活动的共性而言的。在不同学科之中,活动又有其个性,即学科性。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活动即以语言为内容、以听说读写为形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它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如同要去学会游泳必须亲自下水一样,语文能力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从聆听中学会聆听,从说话中学习说话,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习作中学习习作,在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言语智慧和语言素质,舍此别无他途。言语性是语文活动的根本属性,即语文活动是以言语为对象进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通过这些语文活动,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几个方面都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触动引起的浅思
语文学科活动指的是学科完整学习所需要的一系列认知的、社会的和行为的活动。从教学的角度讲,这一概念蕴含着三层意思:
1.强调通过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来进行学习,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直接的讲解和传授。
2.强调必须通过经历一定的过程和完成一定的任务进行学习并获得知识,而不是直接从教材上获得结论。
3.体验和感悟是活动的内涵。
活动化学习强调的是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但就其切入点和着重点而言,活动化学习还有一些特殊的典型形式。比如:操作学习、项目学习、做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三、灵魂拷问驱动成长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我有没有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否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以语言为内容、以听说读写为形式的言语实践活动?我的教学是否自成系统,一课一得?
四、做出一点微行动
1.利用假期时间,再次研读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吃透课标精神,让教学有规可循。
2.借助教师教学用书,研读开学初要教的五年级教材,明确课标要求与学段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合学生的课时目标。
3.在课堂上,创设与学习任务群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在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言语智慧和语言素质。
4.继续写教学反思,梳理自己的教学优缺点,思考改进教学的方法策略,争取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
感觉这类理论性较强的书,自己虽然读懂了,但是消化吸收还不彻底,还需要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在课堂实践中去摸索去探究。希望在不断的努力中,与理想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