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时好时坏,很奇怪经历很多很重要的事情,比如中考、高考、初三、高三,这些时刻,我怎么都想不很详细,想到这些事的时候脑子就像蒙上一层毛玻璃,只记得一些残留的感觉、碎片。中考结束的那天是坐出租车回去的、天似乎黑的很快或者只是树荫黯淡,现在已经无从求证了。高考结束的下午是散步沿着马路走回去的,小城那天很凉快、很安静,回去之后洗了个澡,洗了很长时间,热水从头顶流到脚底,似乎有什么东西随着温水被带走了,我似乎放下了什么。初三的时候,夏天好热好热,中午放学回去的时候离开空无一人的教室有点空落落。高三的话,似乎只有一些感觉,我记得那时西安的天常常是灰蒙蒙的,唯独要参加模考的时候,天蓝的很不真实;拾级而上,阳光落在头上,很恍惚,很无奈,周围是拿着资料从此去考场的高三学生,他们似乎不喜欢被这太阳晒着,行色匆匆,快速从我身边经过,那一刻我像个囚徒。
可有时记性好的出奇,17年暑假独自在家当时在商店买了瓶洗手液樱花味的,那个暑假便一直用那瓶洗手液洗手,后来的一年,家里人又买了那个牌子的洗手液,洗手的时候打上洗手液,那个味道一瞬间17年暑假的点滴在我脑子里飘过,那么详细,那么深刻,似乎触发了开关,后来再也没能买到那个牌子的洗手液,17年的夏天也消失在了过往。
今天翻了一组照片,是秋山亮二的摄影作品集《你好,小朋友》,这套写真集详细记述了80年代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中国各地儿童的日常生活。
我忽然想起我在幼儿园里最后一天的时光,那也是一个夏日,第一次的告别,最后一天发生的很多事情不太记得了,似乎在教室里做过游戏,老师们似乎对我们说过什么,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在学校午休后,和很多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大家都知道是最后一次再见了,就商量着玩捉迷藏。那个昏黄的下午,一群小孩在室外玩捉迷藏,大家跑着、笑着、叫着、闹着。2004年的那个夏日的下午,我第一次心中产生一种奇怪的感受,那种感觉和我以往所经历的都不同,很多年后的今天,再细细揣度,我才明白那种感觉是,悲伤。至于那个捉迷藏,我一直都玩不好,那个下午我同样没找到他们,从那往后,再也没找到过,那个下午,和那些伙伴。
还记得的,是放学后,所有小伙伴都被父母接走了,我的家人来的很晚,我独自坐在教室门前的石阶上,望着学校的大门,等着家人来接,那个等待的过程像是在做漫长的告别,我真的等了很久很久,后来家人把我接走了,我也和自己的童年告别。
写了一半似乎文不对题,但还是接着写吧,毕竟这是杂忆与杂写。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末期,被高速发展的祖国所迎接,生逢盛世,却时常感觉沉沦,我的生活经历了极速的变化,在父母的保护下,我的生活曾经一直维持简单而淳朴的模式,时代在急速的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更多的像是维持在了90年代。面对现在这样的变化 ,我往往感到不适。
第一次去远方读大学,我自以为终于挣脱了所有的束缚,我可以在广袤无际的天地里自由自在,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事实并不如我所想的那样,在大学,在真正的人来人往中,在所谓的广袤的自由中,我体会到最真切的孤独,站在天地之间,你就是你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我被孤独所包围、吞噬,我仿佛被流放,从告别童年的那天起。从那天之后,很多人都开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寻寻觅觅,一路上跌跌撞撞长大,而到了大学,大家对于捉迷藏的游戏似乎更为精通也日益精进,在这你藏我躲的过程中,很多人藏到最后找不见了自己。
就像费洛姆所言“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会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为了避免这种疯狂,我踏上了自我救赎之道,从文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经济学、音乐、电影、旅行很多方面,我尝试寻找,寻找能给我巨大孤独感带来缓解的慰藉,但往往杯水车薪,巨大的现实让人无力还击。
费洛姆的观察力能把人看透,他在书中这样说“但是,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代人,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却与此截然相反。这一方法就是通过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这一方法的发展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同一组人结合仍然是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在这种结合中,参与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如果我与他人完全一样,我的感情、思想与他人一致,我的衣着、习惯和看法都与这一组人的楷模看齐,我就可以得救,就不会再经历可怕的孤独。” 这番话,其实很符合现实中我们多数人的做法——抱团取暖,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无可厚非,在一个如此现实的社会里,能找到群体,能找到组织,便会让自己多一分保护,巨大的孤独感就会因此而有消减。而费洛姆似乎熟知这些人的心理,他又接着说“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种要求。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按照个人意愿行事,是具有个性的人,是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他们的观点之所以和大多数人吻合纯粹是巧合罢了。他们甚至认为这正好证明了“他们”观点是正确的.至于他们尚存的、希望自己有个性的要求则通过微不足道的东西得到满足:如在手提箱和毛衣上绣上自己的名字的缩写字母,在玻璃窗口上挂上自己的名牌,参加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学生联合会。” 这是我所看到的,我们似乎从小也习惯于这样做,从小到大,而在大学,多数大学生发现了学生会这样神奇的组织,热衷于在这个官僚型组织中找到慰藉、摆脱孤独。就我所看到,大家在这样的组织里,相互之间部长相称、同僚关照,似乎忘记了自己难以缓解的巨大孤独感。而赫胥黎却并不打算放过这些青年,他接着费洛姆的观点继续在人们的伤口上撒盐,他在《美丽新世界》中这样说过“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了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是表面的接触。”这句大实话,真的是伤人到骨子里了,真的无情揭穿大家所要掩盖的真相。
费洛姆继续穷追猛打:“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商品。”这大概是对现在的“消费主义”和 “精致主义”最狠的打击了吧?有的时候说实话往往更伤人,而费洛姆根本不管你的死活。现在流行的vlog博主,那些精致的 生活,整洁的书桌、讲究的计时器、日本产的笔、原浆制造的格子纸、护肤品,这些能让你摆脱那种孤独感吗?无奈的是费洛姆的这些话是1956年说的,谁又能想到费洛姆当年有感而发的话能年年适用一直到今天?
费洛姆对人性的解剖蔓延到了爱情上,他这样说“归根结底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这样当男女双方感觉到在考虑到他们。”王子和公主的美满往往是白月光,那种唯美的爱情是稀缺品,现实中更多人的爱情就要退而求其次了,像极了在菜市场里卖菜和买菜的人,熙熙攘攘,你来我往,大家都为了各自仔细盘算,讨价还价。人一辈子能找到真正相爱的人往往有点困难,能找到相爱而且能消解与生俱来的孤独、学会真正去爱的人更少,这样的人如果能找到的话,那是如获至宝。而情侣之间的爱意绵绵,往往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情浓时刻,而真正到了柴米油盐的繁琐、屎尿屁的尴尬,那种情意绵绵的爱意便会过了保鲜期,消解孤独更是无从谈起。
写了一半似乎文不对题,但还是接着写吧,毕竟这是杂忆与杂写。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末期,被高速发展的祖国所迎接,生逢盛世,却时常感觉沉沦,我的生活经历了极速的变化,在父母的保护下,我的生活曾经一直维持简单而淳朴的模式,时代在急速的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更多的像是维持在了90年代。面对现在这样的变化 ,我往往感到不适。
第一次去远方读大学,我自以为终于挣脱了所有的束缚,我可以在广袤无际的天地里自由自在,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事实并不如我所想的那样,在大学,在真正的人来人往中,在所谓的广袤的自由中,我体会到最真切的孤独,站在天地之间,你就是你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我被孤独所包围、吞噬,我仿佛被流放,从告别童年的那天起。从那天之后,很多人都开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寻寻觅觅,一路上跌跌撞撞长大,而到了大学,大家对于捉迷藏的游戏似乎更为精通也日益精进,在这你藏我躲的过程中,很多人藏到最后找不见了自己。
就像费洛姆所言“人拥有理智;人是生命,一种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生命。人意识到自己,他人,人的过去和发展前途的可能性。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会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他就会疯狂。”为了避免这种疯狂,我踏上了自我救赎之道,从文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经济学、音乐、电影、旅行很多方面,我尝试寻找,寻找能给我巨大孤独感带来缓解的慰藉,但往往杯水车薪,巨大的现实让人无力还击。
费洛姆的观察力能把人看透,他在书中这样说“但是,无论是过去的人,还是现代人,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却与此截然相反。这一方法就是通过同一组人保持一致,通过同一组人的习惯、风格和看法保持一致来达到同其他人的结合。这一方法的发展也有一个历史过程。同一组人结合仍然是克服孤独感最常用的方法。在这种结合中,参与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个性。如果我与他人完全一样,我的感情、思想与他人一致,我的衣着、习惯和看法都与这一组人的楷模看齐,我就可以得救,就不会再经历可怕的孤独。” 这番话,其实很符合现实中我们多数人的做法——抱团取暖,当然很多人认为这无可厚非,在一个如此现实的社会里,能找到群体,能找到组织,便会让自己多一分保护,巨大的孤独感就会因此而有消减。而费洛姆似乎熟知这些人的心理,他又接着说“大多数人并不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种要求。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按照个人意愿行事,是具有个性的人,是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他们的观点之所以和大多数人吻合纯粹是巧合罢了。他们甚至认为这正好证明了“他们”观点是正确的.至于他们尚存的、希望自己有个性的要求则通过微不足道的东西得到满足:如在手提箱和毛衣上绣上自己的名字的缩写字母,在玻璃窗口上挂上自己的名牌,参加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学生联合会。” 这是我所看到的,我们似乎从小也习惯于这样做,从小到大,而在大学,多数大学生发现了学生会这样神奇的组织,热衷于在这个官僚型组织中找到慰藉、摆脱孤独。就我所看到,大家在这样的组织里,相互之间部长相称、同僚关照,似乎忘记了自己难以缓解的巨大孤独感。而赫胥黎却并不打算放过这些青年,他接着费洛姆的观点继续在人们的伤口上撒盐,他在《美丽新世界》中这样说过“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了满足,但却没有自我,同他同时代的人也只是表面的接触。”这句大实话,真的是伤人到骨子里了,真的无情揭穿大家所要掩盖的真相。
费洛姆继续穷追猛打:“我们的全部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商品。”这大概是对现在的“消费主义”和 “精致主义”最狠的打击了吧?有的时候说实话往往更伤人,而费洛姆根本不管你的死活。现在流行的vlog博主,那些精致的 生活,整洁的书桌、讲究的计时器、日本产的笔、原浆制造的格子纸、护肤品,这些能让你摆脱那种孤独感吗?无奈的是费洛姆的这些话是1956年说的,谁又能想到费洛姆当年有感而发的话能年年适用一直到今天?
费洛姆对人性的解剖蔓延到了爱情上,他这样说“归根结底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这样当男女双方感觉到在考虑到他们。”王子和公主的美满往往是白月光,那种唯美的爱情是稀缺品,现实中更多人的爱情就要退而求其次了,像极了在菜市场里卖菜和买菜的人,熙熙攘攘,你来我往,大家都为了各自仔细盘算,讨价还价。人一辈子能找到真正相爱的人往往有点困难,能找到相爱而且能消解与生俱来的孤独、学会真正去爱的人更少,这样的人如果能找到的话,那是如获至宝。而情侣之间的爱意绵绵,往往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情浓时刻,而真正到了柴米油盐的繁琐、屎尿屁的尴尬,那种情意绵绵的爱意便会过了保鲜期,消解孤独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