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健身房上课的时候,常见到保洁大叔坐在一只小板凳上,打开一只只从更衣室收来,装的满满的垃圾袋,然后拿着一枚长夹子,很认真的将垃圾袋中的矿泉水瓶一个一个逐一拾出来,其专注认真的表情,似乎是在用事实说明,神马叫做匠人精神。当然,我知道,他如此认真,不是因为敬业,而是因为每个矿泉水瓶都能给他带来一角钱的收益,这点曾经被另一位保洁深深妒嫉。
保洁大叔每翻捡出一个瓶子,都笃定的知道一角钱到手了,一个瓶子挣一角钱,一分辛苦得一份收益,看起来天经地义,但这世上有很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算数题,付出与收益根本没有任何道理。这一点在艺术领域表现的最全面,有无数生前汲汲无名、身后无限荣光的文学家、画家。当然啦,以上这个话题比较大,但这个道理也同样能解释,为什么有人写上几篇文章便成为签约作家,一堆出版社追着出书,有人(比如自家这般)写了一百万、二百万字也没收到几个赞,粉丝更是少的可怜。除去文章内容、写作水平等等各种硬件条件不算,作品是否符合潮流,受人欢迎更是重中之重。
不信,不信搬出当年的现代文学史教材便可一窥究竟。从最早的鲁郭毛巴老曹一统天下,到后来的张爱玲、周作人、钱钟书受人追捧,差异何其大也。自家习学此课时,最喜欢的散文作家都是梁实秋、丰子恺、林语堂、沈从文之流,但谁若有兴,不妨随便找篇这几位大家的文章放在网上,试看下获赞几许,吸粉几人?效果怕是很不容人乐观呢。当然这个和他们那个时代的作家们都不是标题党也很有关,随便放个梁实秋散文题目,便很能说明问题。雅舍 孩子 女人 男人 衣裳 中年 老年 年龄,这其中,雅舍也称得上是名文,印象还曾进过教材的,但看看作家们文名都起的如此素雅,感觉自家那些烂文之名都够的上标题党了也。所以痛定之下,今天这篇文章的名字起的分外素雅清新,如银杏树上的嫩绿新叶一样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