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个时代的黎小军和李翘们
电影《甜蜜蜜》,这部经典爱情电影我直到如今才第一次看,本来以为只是讲了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就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看完,我内心OS道:这分明是一部时代电影,它的野心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畴。它带给我的思考是:一个大时代对小人物命运的限制与机遇是什么?以及,我们以什么姿态行走?
1986-1995年,是香港的黄金十年。香港的经济对比整个大陆一枝独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让它活力十足,港人们也因此拥有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大批的大陆年轻人南下到香港去掘金,被新奇的世界冲击着,也遭受着白眼歧视,怀揣着财富梦想小心翼翼地融入香港社会。黎小军和李翘正好就是他们中典型的代表,一个纯品木讷,一个精明能干,一个被动选择来到香港,一个主动选择奔向香港。
要会讲粤语和英语才能在麦当劳工作,补习班有抽佣提成,摆摊做生意,股票成了香港的特产,连夜排队才能买上房子,移民潮兴起……这些都是黄金十年的机遇,李翘们主动地在浪潮里翻腾,终日勤劳地工作,有赚有亏,银行卡上不断增长的数字成了最大的快乐。借着上升的时势,靠着敢干敢拼,在黎小军的婚礼上可以看出,这一群当年识于微时的年轻人经过打拼,都已变得西装革履,谈吐自如。
有时代机遇,也便会有时代限制。
大陆年轻人刚到港时受尽了白眼和歧视,不敢唱起在家乡最爱听的邓丽君,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大陆人,去买衣服买金饰,服务员也是投来意味深长的眼神。而更大的限制,便是通讯的不发达,一离别就失去了音讯,重逢也是依赖上天的安排,今朝别后不知何日再见是真实的写照。电影里细细碎碎,兜兜转转的爱情很多就是与通讯不发达相关。姑姑与威廉荷顿的半岛下午茶后,再也没能联系,苦苦守候抱着回忆了了一生;黎小军与方翘在各自远渡重洋到了纽约,眼看着擦身而过愣是没能见上一面;黎小军与小婷数年只能透过书信沟通,终于把难以开口的事情拖成了遗憾……
现在已经是2017年,时间又过去了20年,中国成了全球最具有生命力的经济体,俨然是全民创业的时代;那些歧视和白眼早已没有那么严重,很多在港的留学生甚至成了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让信息和知识唾手可得,想尝试新事物也不必每次都亲自上阵碰得头破血流,不会一离别就失去了音讯,重逢也不必依赖上天的安排,理想也不仅仅是结婚生子房子车子,社会对年轻一代的人生选择也更宽容鼓励……想着想着,我真是觉得这20年,时代变好了很多。
现如今的年轻人的生命力和拼劲依然是如此强烈,而且少了黎小军和方翘的很多无奈和压抑。那是不是说要出人头地比前辈们要容易了?并不见得,如今我们的竞争难度系数早也不是2,30年前能比的,我们做生意不能仅凭着直觉与冲劲,需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渠道开发,融资借贷,技能比拼非往日能比。时代给了我们更好的机遇,便会要求我们更高的与之相配的能力。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限制与机遇,我们想在这个浪潮里自如翻滚便需要顺着时代的势,像黎小军和方翘般努力打拼,并且,有更高更强的武功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