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即使有兄弟姐妹也很少,不想50-70年代家家都有一大帮的娃,那个时候家里最大的就是老祖宗,越老越稀罕,地位越高,越往下,同辈人数越多,大家获得的注意力越少。现在跟那个时候的传统大家族正好相反,一家是六个大人关注一两个小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虽然是长辈们一翻好心。不过这样对于孩子的教育确实非常不利。孩子们被剥夺了劳动的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和被认可的机会。反而受大人们的照顾越多,越会成为“众矢之的”,家里不赚钱只花钱的是孩子,只捣乱不收拾的是孩子,只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自己却养尊处优的是孩子。但其实这都是家长们把孩子们“逼”到这个位置上的。
所以当我们反观孩子们的表现,不够有礼貌,不会换位思考。这们更多的是要反思自己给孩子们创造了什么样的环境。
礼貌行为之一:见人打招呼。
我一直以来就看到很多大人要求孩子见人打招呼。这似乎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记得我小时候一开始也很怕跟人打招呼。看到陌生人总有点恐惧,想逃跑,更不要说主动打招呼了。大人眼中的“熟人”其实对孩子来说未必熟。所以我倒觉得大人不厌其烦的多介绍几次,孩子慢慢加深印象,才会变成真正的“熟悉”而能够自觉自主的打招呼。别说小孩子,就连我现在,见到我老公家族里很多亲邻我也都叫不上来,打招呼仅限点头微笑,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万一叫差辈了也尴尬。只有很熟悉的确定身份辈分的,我才会开口打招呼。对孩子孩子们他们跟本没有概念,更不知从何说起。
有些小朋友就是特别害羞,我想到这样一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打招呼这个事情上进行系统脱敏。家里有幼儿园宝贝的可以试试。
跟孩子玩一个打招呼的游戏,让孩子在家里或一个人多一点的场合,跟每个人打招呼,就说你好,不用称呼,如果能分辨出来比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那样更好。如果不确定,直接说“你好”就行。家长可以旁观见证,并给孩子设定奖励。比如累计跟10个人打招呼,奖励什么。可以先从熟悉一点人的群开始,之后再扩大范围,比如先是家人,再是家长的朋友同事等。这样给孩子充分的缓冲适应时间,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如果是大孩子一般来说还是能沟通的,只要约定好,一般问题不大,可以跟孩子讲明客人是什么身份,应该如何招呼,如果孩子感觉尴尬,招呼好就去忙自己的就好,如果感兴趣,就多聊几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果孩子在非常叛逆的时期,还是以孩子的自主选择为主,不然亲子大战因为这件“小事”一触即发,那结果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礼貌行为之二:谦让。
谦让这个事,其实是比较敏感的。孩子们在幼儿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最初时期,如果强行让孩子“谦让”强迫孩子把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应得的分给他人。可以会导致孩子自我意识降低。也就是说所有的“谦让”“分享”都是建立在孩子心甘情愿的基础之上的。先满足自我存在,自我取悦,自我认可,之后再去平衡外在的关系和人情事故。就像我们80-90后的家长,虽然我们表现上都谦虚谨慎,彬彬有礼,但事实上我们几乎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创伤需要被疗愈。多数来自被忽视的自我,存在感价值感不足。因为我们在幼年的时期就是一味的被要求“谦让”。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大人应该更多的看到“真相”孩子们的不谦让,来自于未被满足的自我。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被认可,被接纳,孩子才会有更得体的表现。
由此我还联想到,我现在让孩子们写作业之前,都会先让他们做点家务,哪怕只是帮一点小忙,让他们参与到劳动中来。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升自我价值感,通过被肯定和认可,提升自尊水平,从而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我后面的安排和建议。(为了让孩子们写作业,真是各种套路都用尽了)
礼貌行为之三:主动帮助他人。
主动帮助他人应该算是礼貌行为中的高阶部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想要能够帮助他人,至少要先有识别出他人需要帮助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足够的同理心。这一点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的。只是在后天我们家长的过度保护中,孩子们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和对他人的好奇心。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想让孩子避免掉一些错误,困难和损失,但其实这些经历和经验才是真正的财富。真正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的人,一定是自己经历过相似困境或有高度同理心的人。而我们如果在平时总是让孩子回避那些遇到困难的场景,那么孩子们别说帮助他人,就是自己遇到困难了都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做。
还有一种心理现象就是“不会求助”。虽然这是很多大人才有的心理困境,但其实这个根源也来自小时候家长或家庭环境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家长的情感忽视或要求孩子过度付出,都会导致孩子以此为人格,在日后会倾向于独自担当,或对他人不信任。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培养孩子往往不能只看眼前呈现出来的状态。也要考虑到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比如2-3岁,7-8岁,青春期,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不受人待见,不过我们作为家长还是要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才能帮助他们走过这段时期,并利用好这个时期发展自己的必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