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据媒体报道:
携程计划发行可转债筹集约8亿美元。因此事涉密而要求不具名的知情人士称,携程最早可能本月发行可转债。知情人士说,关于发债融资的讨论正在进行中,不一定带来交易。
据悉,这是携程继2016年9月、2015年6月、2014年10月和2012年9月后,再次传出在市场上公开发行可转债,此前四次,携程曾分别发行9亿美元、10亿美元、8亿美元、1.6亿美元的高级可转债。
最近一次,2016年9月9日,携程宣布发行总额9亿美元、于2022年到期的高级可转换债券及28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携程表示,将用于核心业务的增长,对互补性业务及资产的收购和投资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来看看,携程这几次可转债募资前前后后都做了哪些投资(从市场有披露的资料中整理而来,若有遗漏勿怪):
2012-2016年,这四年期间,携程做了几十笔投资交易,通过这些也奠定了其目前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龙头地位。
而在2017年和2018年携程所进行的投资相当之少(当然,这也有可能通过Ocean Link在操作一些投资所导致的),其在2018年进行了两笔投资的交易,都是在2018年5月份。
其中一笔是以1.98亿元人民币现金、以及携程某子公司的1.9%少数股权(公允价值为3.9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某线下旅行社公司的52%剩余股权,实现了对该旅行社公司的全资持有。#据猜测,这家旅行社是旅游百事通#(引自《携程最新股权结构:百度持股19%,Booking集团持8%》)
而另外一笔是,在5月11日,携程宣布,领投智能餐厅交易服务平台“美味不用等”D轮融资。其中,携程投资1.5亿元人民币,阿里口碑投资1.5亿元人民币。
对比携程在此前几年的买买买路数,可以说,2017年和2018年出手的次数真的是少的可怜。
2018年,股价堪忧的一年
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就有关于携程的讨论声音,在2018年,携程靠国际化和二三四线的门店扩张的概念能不能撑起股价?
我们从2018年,携程股价的走势来看,就知道结果了。
可以说,2018年的携程股价一路走低,到了2018年年底的时候,已经接近冰点,跌倒了二十多美元一股。国际化和低线城市的扩张似乎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并且撑起其股价。
也有猜测说,携程是为了在年底的时候,引进一批高管,把股价打击下去,这样好给新进的高管发发股票,成本会低很多。当然,这只能是坊间的八卦啦。
而在业务的拓展上,国际化的路子,对于携程来说,走起来还是有点艰难的。并且,低线城市的扩张在这个阶段来说,只能是去跑交易额的时候,要想真正地实现赚钱,大把大把的钞票进账,形成好看的营收报表,还不太现实。
在今年的3月份,携程在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之后,携程CEO孙洁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有谈到携程海外的业务增长强劲,但是如果看一看市场份额的话,仍然很小,携程海外业务的市场份额可能低于1%。
但是在携程发布财报之后,携程的股价一路飙升,主要是财报的数据亮眼,并且给予2019年第一季度的预期数据也超出市场期待。
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当下,大量的创业公司日子艰难,并且资本市场已经不再疯狂,所以烧钱的把戏已经玩不下去了,都在拼命想办法赚钱,要实现盈利。
这个时候,价格战也没那么激烈了,巨头就逐步过上了舒坦的日子,“垄断”的效应得到更大的彰显,手上还有着大量的现金,大家都在低谷期,正是收割市场的好时机。
那么在2019年,携程是不是又准备拿起资本的大刀,去市场上收割呢?
去海外市场收购?
国内的在线旅游市场中,对于携程的威胁,现在主要就是美团点评了,飞猪这些年内部一直在调整,在机票、酒店和旅游度假等业务版块上,并没有实现凸显出多少强有力的进攻性。
在国内市场按照既定节奏前行的情况下,如何在海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或许对于携程来说,更为重要一点。
在2017年的时候,有媒体传出,携程与黑石集团参与竞购瑞典在线旅游公司Etraveli,关于Etraveli的介绍(2017年的数据)如下:
Etraveli总部位于瑞典东南部城市乌普萨拉,是一个全球性的机票预订平台,其机票预订业务快速发展使其领跑北欧市场,国际业务也取得了快速的增长。该公司旗下包括Supersaver/Supersavertravel、Gotogate、Seat24、Flygresor等12个在线旅游品牌,目前该公司在全球约50个国家处理的年交易额超过20亿美元。
最后,Etraveli被一家英国基金公司CVC以5.08亿欧元的价格拿下了。
携程过去这些年,在海外的市场中并购的公司中,有像天巡这样的垂直搜索引擎,有Travelfusion这样的技术型公司,也有像北美的海鸥和纵横,以及途风这样的目的地旅游资源型公司和目的地旅游平台。至于携程在海外市场中,还会出手拿下什么类型的公司,或许可以大胆的猜测一下。
在自营产品的OTA平台中,是自己在做的Trip.com,虽然Trip.com的增长势头强劲,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到可以聘美于Booking和Expedia的这样级别的知名度和流量级别,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而靠着资本,去海外市场上收购一家OTA,快速缩短在这一领域的成长时间,也是一项选择。
就目前来说,海外市场中的一些大型OTA标的,基本都被Booking和Expedia买的七七八八了,携程最后会选择哪一家,确实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当然,携程也可能不买呢,就是要做大Trip.com,那只能祝好运#
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全球化的目的地旅游平台。
虽说,携程在北美收购了途风、海鸥和纵横,但是他们在目的地碎片化产品的预订平台上,跟Viator、Klook和Getyourguide这类公司,还是有不少差距呢。
Airbnb、Booking、TripAdvisor和Expedia等国际巨头OTA,近两年都在不断加码目的地旅游领域,Airbnb的Experience势头强劲,Booking在北美市场也在推Experience项目,并且还收购了活动预订软件商FareHarbor;而TripAdvisor早在2014年就收购了Viator,并且后续还买了一家冰岛的目的地旅游供应商公司Bokun,Expedia则是通过Local Expert项目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
好几年之前,就听说旅游事业部的内部就一直想做海外客人在海外的目的地碎片化产品的即时预订平台,但是貌似一直没什么动静。而这几年,全球目的地旅游创业项目都是风生水起的,携程在全球的目的地旅游领域还没有参与其中呢。
坊间传闻,去年下半年,就有说携程CEO孙洁带着一帮人去拜访了Klook,不知道是否在目的地旅游领域会有一些想法。Klook在近期已经宣布获得了软银等投资机构的巨额融资。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携程来说,收购就希望买一点流量比较大的平台,Klook在B端的订单占比太高了,并且还一直在烧钱;携程如果投资这类型的公司,基本上就是控股。在控股的情况下,被收购的这家公司的财务情况是需要并表的,巨额亏损会影响到携程的财报表现。所以,携程在这一领域中投资,或许还得再考量考量。
携程在发完可转债,拿了钱之后,到底会不会做一些买卖呢?只有时间来呈现答案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