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老师换了,老师推门的那一刻,满心欢喜。还是那位上学期讲传统文化概论的非常有个性的一位老师。
我很喜欢听她讲课。她和别的老师不太一样,有种学者气质,但又不拘小节,率真可爱但又不失深刻。
同学说她奇葩,上课胡扯,抬头听的人寥寥无几。真为她们遗憾,错过那么多精彩的内容。
她讲课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信手拈来,想到哪讲到哪。她有她的文学史,有她的王国,听她讲课就像跟着她游历她的世界。颇有木心先生讲学的风范。
其它老师上课有时会抛出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然后提问,这种思考是被动的,是在老师要提问的压力下的思考。她从不这样,她的讲述总是能不断的引发我的思考,以及同感。
相比她的课的充实丰满与立体,其它老师的课未免太平面干瘪了些。
比如讲作家,别的老师就是简单的介绍下作家的生平,他这一辈子的大致经历。一个人复杂的一生,时间表列出来,就是他的一生,无情,干冷。
她讲作家的时候,会从翻阅的各种资料里全方位的见解他,通过一些话语,细节,去揣摩他的心理路程,去体会他的复杂情感,并且会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人生感悟。一个作家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有血有肉,见微着著。
讲到莫里哀不顾好前途,好工作而决定从事别人看不起的艺术的时候,她说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过于任性。二是有主见,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听到这我觉得我特别缺两样东西,清晰和魄力。
讲到喜剧的高级是“含泪的微笑”。非常有同感,含泪的微笑触动人心,比嘻嘻哈哈的闹剧要深刻得多。
讲到喜剧要“修饰本世纪的肖像”时说到“静观人”。说你要是一个好的观察者才能是一个好的表现者。很有同感。
讲到有节制的明智时,说到“旷观”。要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力,跳脱自己之外。
讲到“及物”时说,我们脑中存了太多空的符号,概念,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比如说,《红楼梦》、孔子……你如果没去过里面游历一番,走一遭,即使是你背了一些其中的诗词,它的艺术成就,它的地位等等,对你来说,它也只是一个空的无意义的文化符号,概念而已。
以前读诗喜欢读些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的美丽句子,而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出一些诗词的美,越来越喜欢一些具有感发力量的诗。
有的人写景非常呆板,像“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从外表看所写景物也很优美,对仗也很工整,然而这样的句子却是死于句下,毫无感发可言。因为它只是用了一些美丽的字样,但毫无感发的生命。
而晏殊和冯正中他们的词作之美不是外表形式的美,不是字句词藻的美,而是他们词中所传达出来的最纤细幽微的感发生命,是诗人和词人最锐敏的一份感受。
他给读者的是一种感发的力量。如冯正中的“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那种缠绵往复的情怀,已经是一种感情的境界,而不再是感情的事件了。这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这位老师讲课就有这种魅力,有一种感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