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拜读了梅洪建老师的《特立独行做老师》一书,有一章节名为"是谁引来了狼",使我对"狼来了"这个故事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
"狼来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能讲的头头是道。可从一个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个故事的结局:最后那个淘气爱撒谎的小男孩被狼吃了时,我的脑海里即可闪现出那血淋淋的撕咬挣扎场面。也许狼真的来了时这个小男孩是真的明白了所谓人不能撒谎,要诚实的大道理,可他却已经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回了一个或许换种方法就可以明白的简单道理,这个代价是不是太高了?而把责任全都推向给这个所谓"罪有应得"的孩子身上,我们这些大人就真的心安理得吗?几千年了,"狼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只是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吗?
我去百度了一下这个故事,版本虽稍有不同但故事内容如出一辙。我引用了其中一篇: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个非常淘气的小男孩,他喜欢撒谎,他每天都会去山上放羊。有一天他觉得很没有意思,就想着捉弄村民找点乐子,于是他就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善良的村民们此时正在地里干活,听到小男孩的喊声,就扛着锄头跑着去救他了。可是他们到了小男孩放羊的那里,小男孩却说:"没有狼,我跟你们开玩笑的。"
这时候村民都很生气,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不一会,小男孩又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又回来了,却再次被小男孩欺骗没有狼。男孩开心地大笑,村民们说:"你撒谎骗我们,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了。"后来狼真的来了。男孩十分害怕。 "狼来了!狼来了!"他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但是村民没人来,后来这个淘气的男孩被狼吃了。
让我们来看看文中对于这个小男孩的定位:非常淘气,爱撒谎,觉得没意思就欺骗别人为乐子;而村民则是善良的,上了两次当后,"聪明的"他们再也不相信小男孩的话。这是多么明显的对比,也似乎让这个故事的结局更加合理。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村民的行为分析:、
1、村民,第一次听到“狼来了”,因为首次听到,出于信任,认为是真,所以上山。
2、村民,第二次听到“狼来了”,虽然对放羊娃的信任有所降低,但还有 1/2概率为真的。于是又上山。
3、村民,第三次听到“狼来了”,基于前两次的假,按概率算是1/3为真的。概率较低(实际上有人习惯性对人或事物的判定,一旦认定,所得出的概率值比数学算出的还要更低)就不上山了。
上述分析,村民具有纯朴善良的本性才会有两次施以援手,但是两次上当让他很生气,在第三次真伪难辨的情况下,情感因素左右了他对行为价值的判断,人的自私和冷漠的一面表现出来了。
但,事实上到底是谁引来了狼?
设想: 假如小男孩第一次喊"狼来了"的时候,当那些善良的村民们发现孩子在撒谎时,他们中所有一个人告诫或是批评了他撒谎是不对的,更不能拿宝贵的生命来开玩笑,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时,或许这个小男孩就改变了。因为"狼来了"是一个关乎性命的事,是一个开不得玩笑,说不得谎的事。
假如小男孩屡教不改,但因其关乎性命,狼真的来了,威胁到小男孩和羊群的生命,村民们大意的话,可以对其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一定威胁。这时候,善良的人们为什么不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呢?对于成人来说,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孩子的说谎和无知就置其生命与不顾,无论上当多少次都应该去救这个孩子,只要有一次是真的把人给救了就值得,也足以教育所有的人了。
在被欺骗的屈辱和血淋淋的灾难面前,我想更好的选择不言而喻吧。
这使我又联想到"芒山盗人"的故事:
宋宣和年间,芒山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盗谓母曰:“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怜之,与之乳。不意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行刑者曰:“尔何毒耶?”盗因告行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而杀之。”
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芒山盗临刑》
也许有人会说,"狼来了"不就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嘛,孩子能明白做个诚实的人不就足够了吗?但究其深处,或许也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