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绪斯遭受惩罚,每日都要将巨石推上山。可每次临近山顶,巨石便会滚落山脚,他只能周而复始地重复这沉重又徒劳的苦役,直至生命终结。他的痛苦显而易见,每日推着越来越沉重的巨石,付出却毫无价值与意义,永远无法抵达山顶的目标,深陷推上退下的单调轮回,无法挣脱,没有自由,不能改变,也无法创造。他似乎只能服从宙斯的权威,被石头奴役,毫无欢乐、尊严与独立可言。
人生是否也如同这场残酷的劳役?至少当下,我们的状态是不是也如此沉重?这是否意味着,人的命运中有着无可摆脱的被动服从性?就拿教育这一本该充满人性光辉、丰富多彩且魅力无限的劳作来说,它本应是播撒思想甘霖、流淌智慧清泉、飞溅精神瀑布的地方,能涤荡情感涟漪,倾听心灵交流,让性灵得以舒展,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生命园地。
然而,对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教育却沦为了西西绪斯式的苦役。当我们以急功近利的物化标准评判一切,所有人都围绕着“分数”走火入魔时,教师只能苦口婆心地重复着枯燥苍白的话语,绞尽脑汁地演算乏味的数据;学生则机械地死记硬背,争分夺秒地完成堆积如山的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做着单调重复的动作,走着周而复始的老路,被困在灰暗无声的樊篱中,与阳光和空气隔绝。人的鲜活与灵性被遗弃在荒凉、寂寞的奴役中,生命变得如石头般僵硬、冰冷,毫无生气。所有人都在推着“石头”,“石头”推着“石头”,世界一片死寂。
生活的意义本应是实现和享有喜悦、自由、尊严与盼望,可在现实中,我们却成了西西绪斯般的推石工,不仅没有在劳动中获得幸福、自由和盼望,反而失去了人性的本质,比石头还要僵硬,没有自由和欢乐。生活不仅没有带来幸福,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我们沦为了“石头”的奴隶,成了不幸的“西西绪斯”。
既然无法摆脱“石头”的重荷,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既推动“石头”,又不被“石头”奴役,从而从“石头”中解放出来呢?
人之所以为人,靠一撇一捺支撑站立。只有“站立”,才能承受重量;只有“站立”,才能拥有自由独立。我们是站立的人,完全可以把石头踩在脚下,如此,才能从石头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幸福的人。
如此,西西绪斯在下山时,在沉重的劳役后,会对着路人高兴地大声嚷嚷:“瞧,我捉到了一只蝴蝶”。
如此,即使是宙斯的神威,也有鞭长莫及之处。西西绪斯虽然不幸,但他也是幸福的。他在这看似无尽的苦难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没有被沉重的劳役彻底击垮,而是在其中寻得了一丝慰藉,实现了对自我的解放。
我们也应如此,即便身处困境,面对如“石头”般沉重的压力,也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不被其奴役,于苦役中奔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