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能断金刚》5期

莲华:《能断金刚》5期已学习+作业已提交+感悟

本期主要讲一样简单的单晶碳原子组合,因承受的外在环境不同,最后决定了它是一支简单的铅笔还是一颗璀璨的钻石。这也就成就了钻石的第三个极致特质,三个极致成就了钻石的不可替代性,其实人也是一样的,在一个行业或者岗位把工作做到极致就能成就不一样的人生,在没接触种子法则前的工作中,盲目的去听各种课,虽然有收获却没改变迷茫的状态,要不就是消极的得过且过,上班就盼着下班时间,玩手机,聊电话煲,购物打发时间,觉得公司没发现自己的价值,现在看来是自己没发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没有相对于别人极致的、不可取代的方面怎么会有目标,怎么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从而受到公司的器重。同时空性又存在于其中,正是这种迷茫才促使我去找寻生命的答案,在成长的路上最终遇到了种子法则,改变了不是凭碰运气而是运用一个100%有效的方法。

5期问答题

5期问答题


姚老师讲解精华:

钻石的第三个方面,来看看钻石的第三个方面是如何去代表终极智慧“空性”的,是它的分子结构。讲到了钻石就是由单晶碳原子组成的,虽然分子结构是一样,但是因为它们承受的外在环境,或者它们的修炼程度不一样,最后决定了它只是一支简单的铅笔还是一颗璀璨的钻石。万事万物,从一块石头到我们生命,从小蚂蚁到宇宙世界万物,它都拥有同样的终极本性,为什么这部书会用金刚石,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钻石去命名,在书中格西麦克解释到,因为钻石本身具体有重要的方面能够代表这个智慧所潜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智慧,叫“空性”。

用最坚硬来代表这个智慧的终极性。这个智慧不是“几率”游戏,这个智慧是定律.它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所以它用钻石的坚硬度来代表这个智慧,它的终极真理。

所以在《金刚经》中有这样一段原文:“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有这些生命的状态实际上从它的根本本质来说,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潜能,它们没有区别,钻石,每一个单晶结构里头都具备的完全一致的碳分子结构可以用来比喻我们众生所拥有的共同特征,所以这就是我们钻石为什么会成为名字当中非常重要的,进入到这本经典中名字的原因

第一种方法,阅读,学习。我们就可以经过我们不断的学习,思考,感悟,运用,运用的过程中又不断的学习,思考,感悟,运用。然后这些运用的过程中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

第二种方式就是在深度冥想中亲自去见证它。 完全的明白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规律的时候,你就会有100%的决定和信心去排除万难走到那个智慧的彼岸。

练习冥想,心会更加的宁静专注,心像一个宁静的水晶湖透明,清澈的湖水看清楚湖底,也就是看清楚事物的真相。

有任何的抱怨和强求。我看到这所有的一切是因为我内在有相对应的“因”,然后造成这样的结果。我只需要去改变内在的“因”,就可以改变外在的“果”

在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金刚乘)的传统中,钻石(金刚石)具有其丰富,深奥的象征意义---- 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透明净的特质,代表了我们众生本具的佛性,也就是究竟空性的本质。因此“切割钻石的人”,在内在的意义上,也就意味着洞澈本性,直见本心之人。这般的开悟者,在世间能无入而不自得,一如钻石般清明,稳定,不被任何环境所阻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