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阅读《清醒思考的艺术》的第四天,一天分享一个小知识。
分享内容:现成偏误
现在生病,去一些大型的医院看病,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实,就是医生咨询了病人的症状之后,“哒哒哒哒哒”的在电脑上面输入了病症后,电脑自动生成一大堆的药物和处方,然后医生就让我们去付钱领药走人。
看到医生只是随便的输入一下电脑,就给我出一堆的“治疗药物”。我不禁想问一句:现在是电脑帮我看病,还是医生帮我看病。
古时候看病,讲究四个字“望闻问切”,讲究的是医师的经验。现在科技发达了,一台电脑,输入相关的数据,就可以给出药方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会得过“咳嗽”这种病,在中医角度,会判断是热咳、寒咳、伤风咳。。。虽然都是咳嗽的症状,但成因不同,治疗的方子也不同。而西医的角度就极其简单粗暴,病毒干扰,无论什么样的咳嗽病症,方子统一,打针的药水也是统一。
看到这样的现象,心理难免会想,现在的医疗技术,不问缘由的用同一个方子,真的能把病治好吗?身体好起来,到底是药物起到的作用,还是身体恢复了!
今天看《清醒思考的艺术》时,就特别提到了这个问题,医生们的这种做法,被称为:现成偏误。医生们有他们最喜欢的疗法,用这些固定的疗法,来治疗所有的病例。虽然可能存在更合适的治疗方式,但在医生的脑袋里,总是喜欢采用自己熟悉的方法。
我真心想问一句喜欢这样操作的医生,我们为何要来医院找你呢,上去医院的APP,生成一个药方或者直接去找一个现成要就可以。对不对?
如果现实中,你也有现成偏误的问题,书中也给出了应对的办法:
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和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对于现成偏误,自己是很难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