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思考
学会思考,你懂得如何思考吗?这几天放空自己,开始打磨并且重新定义和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
在复习李笑来老师写作课的时候,又被他的话击中:“他从不做笔记和公开笔记,如果要做笔记的话,也是学习完之后加入自己思考的笔记”。
记得再他之前的书里,有很多强调思考重要的文章,究竟什么是思考?今天才明白思考的真正定义:“能无中生有才叫思考。”
比如今天自媒体移动互联网,写作已经是普通人的最低门槛。写作其实也分很多种,总结一下,至少分为三种。
1、写感受,写故事,写小说。
2、写笔记、写日记,写自己。
3、生搬硬套的搬运工。
其中最没有价值的就是第三种生搬硬套,写了几次还又不用,而且也懒得动脑。学了一个知识和理论,立马起笔写一篇文章。1000多字本来就没多少干货,还有30%是偷别人的。
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五篇论文横空出世,震荡整个物理学界,一举成名,他经常去世界各地去演讲。
每次都有一个司机带着他,有一次到一个国家,他的司机告诉爱因斯坦。反正你每次演讲的内容都差不多,大家都没有见过你,下次你在下面听,我替你去讲吧。
爱因斯坦很爽快的答应了司机,司机登上讲台滕腾腾几个小时下来比爱因斯坦讲的价都好,特别有激情,下面掌声一片。
提后提问环节,当地的一个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物理学界很有难度的物理学问题。
爱因斯坦的司机被问到以后哈哈大笑:“没想到你们国家的物理学水平那么低。这个问题我的司机都能回答”。于是他请真正的爱因斯坦上台,爱因斯坦上台以后很配合的作出了解答。
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但是他深刻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无论学习还是积累,如果我们只是走一个过程,不去深思熟虑,用自己的语言去磨合,不能带来有价值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懂了,其本质我们跟爱因斯坦的司机一样,只能看到一天线,并不能看到面和真正的体积。
如果我们学习完之后,不去认真的思考,只是生搬硬套,跟爱因斯坦的司机有什么区别呢?
你以为你懂了,但并不是真的懂。不要等到别人抛给你一个问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放弃无效学习,放弃无效社交。一天有24个小时,一个月有30天,一年有12个月,一共加起来365天。
时间并不用挤也用不完,我们把一天的时间拆分一下。
睡觉时间八小时,尽管有很多人一天七小时都睡不够。
工作九小时,实际工作时间估计也只有4到5个小时左右。
剩余七小时,剩下的七小时除了在路上的时间,其余的全部被浪费掉了,浪费的一干二净,如果说还有没浪费的时间,就是刷牙洗脸的时候。 算上工作中浪费的时间,我们一天浪费5——8小时。
这个帐怎么算的?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解释。一天浪费5到8小时,一年浪费的时间,估计我们心里有数了。为什么多数人是普通人,原因应该就在这里。
少玩手机多动脑,与人差距自然小。
02、比定投更重要的投资“素材”
财富自由和财富积累离不开定投和投资,指数级的跃迁,也一定是建立在定投之上的。
我上个月刚开始基金定投,以后还会拓展A股美股定投。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小白作者,以后想写自己的书,想把写作练就成核心竞争力。必须把素材,案例。比做定投,甚至比定投还要重要。
一本书由几十篇小文章构成,通俗的讲每个文都有——开头、主题、案例、结尾构成。
文章精不精彩通常不是主体和结论决定的,好的素材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好的案例可以让这篇文章更有占足地和话语权。
所以,好结论是在案例和素材的衬托下表述的。观点主体和结论能不能被大众接受,文章能不能被动推广,70%是案例和素材决定的。
在这里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也包括我自己。
看书和阅读不仅是增加信息量,知识量,也不仅仅是锻炼思维能力和思维深度,更不是拓展认知那么简单。如果是这样,那是普通人看书的目的。
还有更大的一个目的,收集素材。
这是一个荒诞又无聊的过程,它的价值并不比复利效应低。如果有足够的素材,再加上一个想法,写作就变成了一个复制粘贴拼装的过程。
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思维程度,同时寻找自己需要的素材和案例。
做同样的事情多使用了一点时间,不仅仅是给以后省时间,同时还能让阅读更加深刻,也许这也是活在未来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