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是在2016年的夏天。
当时我正倍受更年期综合征的折磨,不得已中断了已经持续六年多的心理成长读书小组,整天窝在家里,不愿与别人交流,害怕自己病患祥林嫂。既找不到可以治愈的医药,身边也没有可以求助的心理咨询师,时常顾影自怜,身心非常痛苦。这时,我的心理学启蒙老师宋彩玲老师告诉我说,她的老师韦志中教授要创办一所心理学网校,是体验式互联网教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己用手机或者电脑在家里学习,并把我邀请进了一个读书群。群里每天都在介绍韦志中老师,介绍即将开办的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每天都有人在读韦志中老师写的《幸福干预》这本书。书中有26个幸福计划,每天都有人阅读、介绍一个幸福的方法。这些方法科学实用、简单易行,其中还有故事实例为说明和阐述,生动形象,引人入胜,让人百听不厌。每个计划还有详细介绍和操作指南。听过几次之后,受到蛊惑一般,我便按照介绍的步骤尝试去做,《常回家看看》,《从电话本开始改变》,《舌尖上的潜意识》,《向外寻找“正能量”》,《生命中的贵人》,《让心灵去旅行》等等,都让我深有感触,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宋彩玲老师是我非常尊敬和崇拜的一位心理学老师,我自然对她郑重介绍的老师心生敬仰。看到群里每天介绍的体验式互联网教育、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等等,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和兴趣,感觉非常适合我当下的状况,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2016级、首届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学员,从此开始了与韦志中心理学网校的缘分,也从此开始了心层次的心理成长。
网校开学的第一门课,是《绘画艺术治疗技术》。我此前曾学习过绘画分析和绘画测验,对绘画心理学非常感兴趣,也曾在学习成长小组做过分享。但表达性绘画艺术治疗是第一次接触,体验式互联网学习,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按照老师的引导,我每天跟随课程学习,听老师讲解,按照操作步骤和主题要求绘画体验,再用文字描述作为表达。每天一有时间,我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放空一切,全心全意地观照自己,只跟自己在一起,专注地向内探索,完完全全地跟随老师的引导,借助各种绘画技术为载体,专心觉察,专注当下,体验情绪情感从心走过的感受,用画笔和文字做表达,循环往复,不分析,不自责,不评判。几天过后,不知不觉中,我非常欣喜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课程过半的时候,我的心情越来越平静了,焦虑的情绪明显减轻了,睡眠状况也有所好转。这个发现让我瞬间燃起了信心和希望,我于是又返回去从头开始,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除了专心体验之外,又反复聆听,完善了学习笔记。半个多月之后,在那年的九月下旬,我带着愉悦的心情又回到了学习成长小组,非常兴奋地给同学们做了分享,带领大家做了《心情画》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因为有了自己的体验,对表达性艺术治疗这种疗愈在不知不觉中的作用非常有信心,我在此后的个体咨询中也更多地去运用,几乎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的甚至是带来惊喜。又简单易行、便于操作,非常利于咨询工作的进行。
我们此前的读书学习成长,大多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学得多,体验少;理论多,实践少;想得多,做得少。几年下来,每个人都感觉学了不少东西,但很多东西学来学去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运用。所以,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学得还不够,还需要再去继续学习。这也是我自身遇到困难无所适从的原因。
进入网校学习之后,时时被韦老师真诚善良、博学睿智、积极进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全情投入的体验式教学引导下,让我茅塞顿开,借助各种技术的运用,把心门打开,用心体验,体会各种情绪感受流经内心,从心走过,真正的体验到、收获到、感悟到。心理刮痧,石头的故事,心旅伴,各种地面活动等等,在接下来的各种学习体验中,陆陆续续从我的心中走过,也陪伴我一步步走出低谷,踏上坦途,是我生命中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
因为这段重要的历程,网校犹如我心灵的再生之地,我也从此扎根网校,跟随韦老师走上了“用心灵温暖心灵,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的“知行合一”“事上练”心灵成长之路,几年来,先后成为了心丝带心理学志愿者、心侠、分享大使、渡老师,又于2019年申请了本地的分校,几乎参加了网校所有的活动,也带领本地的网校同学认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开展心理学读书会,做各种心理团辅活动,运用心理学服务社会,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几年来,我跟随老师、跟随网校,无论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皆是缘于用心学习积累的心理资本的提升,听从内心的召唤。一切都正如老师说过的:风景在旅途中,成长在过程中,改变在不知不觉中。一路向前,从心走过,走着走着,已是繁花盛开。
王平
20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