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有没有机会发展出专业直觉,
主要取决于回馈的质量和速度,
以及有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
~ 丹尼尔.康纳曼 ~
行为经济学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康纳曼(Daniel Kahneman)在他的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提出人类有“两个”大脑在运转,一个是快的“系统一”,另一个是慢的“系统二”。“系统一”对事物的反应多是直觉、反射式的,“系统二”则显得深思熟虑。一个人要被称为“专业人士”,在他的领域内,对事物的反应不仅要快,而且质量要够好,也就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精确判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要成为专业人士,就必须训练自己适当调和“系统一”与“系统二”相互关联运作的能力。
教学,显然是一项专业,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位专业人士,其专业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遭遇问题做出的相应决策。
在传统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师很少,甚至不需要做教学决策,而只要把该传达的知识讲述给学生听就可以了。但在现代课堂上,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个别差异、课堂气氛、内容难易程度,以及所获取的学情等多方要素,因此必须经常性地、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决策。
教师在课堂上频繁地进行教学决策可说是信息化教学最显著的特征,经由科技生成的学习素材和数据,使教师有机会让教学的活动与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展现出生本课堂的风貌。
决策什么?
教学决策是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上学生、内容和活动组合生成的现象,基于所获取学习数据而采取的响应,决策后的教学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效。譬如,在一堂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上,老师在白板上展示一个句子:“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然后向全班提问:“你们觉得这句话有意思吗?哪里有意思?”好多位同学举手,老师挑了一位男同学回答,他说:“把雾比做淘气的孩子。”“喔,非常好!那这是个男孩还是女孩?”老师奖励他并追问。另一位男同学举手并站起来回答:“男孩!”“你怎么知道的?”老师追问,男同学继续回答:“因为雾一般都是男孩。”“有没有其他的理由?”老师继续追问,第三位男同学举手并站起来怯生生地说:“因为孩子就是男的。”老师用讶异的口气说:“喔~孩子就是男的,这边不是有女孩子吗?”接下来看到男孩坐下来,隔了两秒钟懊恼地敲了两下自己的脑袋。一直到第四位男同学举手回答:“因为那个‘他’是单人旁的。”“你发现了大秘密,给他掌声!”老师大大地奖励他。
在这一段40秒钟不到的教学片段中,老师做了多次的教学决策,她决定要提出这个问题,决定要让同学举手回答,决定哪一位同学回答,根据同学的回答决定给予什么评价,决定是否继续追问……,每一个教学决策都是基于学生给予的反馈。
既然做了教学决策,就有决策质量高低的探讨空间,包括:这个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后如何取得学生反馈?学生反馈后该如何给予评价?所给予的评价方式与内容是增强或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是否继续追问?如何追问?等等。
从这一个小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只要不是从头到尾只讲述教材的老师,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几乎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大大小小的教学决策。而在众多的教学决策中,总是会有几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决策点,它们不仅影响学生对于当下教材内容的学习成效,长期积累更能清晰地呈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就反映出教师的专业水平。
有效的教学决策
大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决策都是基于“直觉”,而这个“直觉”则是倚赖经验的积累,这也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受到教育主管、学校和家长重视的原因。那教师的这个“直觉”是什么呢?这个“直觉”并不是空泛虚无的感觉,而是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教授“刻意练习”理论中所提到的“心理表征”,是教师经过无数次课堂上实际“练习”所生成的一套内在反应机制。“心理表征”的建立方式则是康纳曼理论中的以“系统二”做理性判断,再以“系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康纳曼将它与“专业”进行连结,并提出通过足够的练习来达成专业度的训练,与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相互呼应。
到了信息化教学的时代,“直觉”依然非常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信息化课堂会有更多的生成,会产出大量与所有学生有高度关联的数据。教师若无视这些生成与数据,那就失去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来看一个例子。
老师在一个12名彼此互不认识的学生的课堂上,教学气象常识的教材,教学告一段落后提出这个问题:“气温是指距离地面多高所测量到的空气温度?”学生以反馈器作答后得到的统计图是3人选①、3人选②、4人选③、1人选④。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③(也就是统计图中的C),数据显示有4个人答对,正确率是36%。
读到这里,你可以停一下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老师,你会怎么决策?
这种情形下有多种不同的决策可能性,它们分别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决策❶:答对率太低,直接告知正确答案,并说明原因。
大多数传统讲述型老师会实行这个教学决策,不过他们即使在答对率是70%,甚至90%时也仍然会把答案和原因讲一遍,因为不放心,如果他不讲,学生学不会。这种决策风格的老师,其实数据对他们而言不具备任何意义。
决策❷:答对率低,但还不至于低到大家都不会,让同学们说一说吧。
做出这个决策的老师还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决定让哪些、让多少同学说一说想法。一种是老师直接指名几位同学说,一种是从举手想要发言的同学中挑人说,一种是让电脑从全班名单中随机挑人说,还有一种是从各个选项中让电脑随机挑一个号码的同学说。
老师指名方式通常会请到成绩较好的同学说,从举手同学中挑则只有积极表现或成绩较好的同学有机会说。选项随机挑人和全班随机挑人虽然都是电脑随机挑,但全班随机挑有可能挑中的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达不到让不同观点同时呈现的目的。
决策❸:答对率低且选项分布较为平均,让学生分组彼此解说选择答案的理由。
相较于同一时间只有一名学生发表想法的决策❷,决策❸的分组研讨策略显然在相同时间里,能够发表的学生人数较多,较能达到多数参与的目的。而分组也还有不同的方式,譬如实行两两一组,先思考,后配对,再分享的TPS法,或是像PI同侪教学法一样,三到四人一组,彼此说明想法。
至于采用哪一种分组方式则是和数据有关。以这个例子来看,采用三到四人一组显然是比较好的策略,因为学生答题数据的选项分布较为分散且平均,随意框出三到四人一组有较大可能性是组中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到不同答案背后的思考。若采用TPS法,则只能听到另一种不同声音而已。
无论是决策❷或决策❸,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二次作答,看看同学们听完不同观点之后的想法是否改变,同时检核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这么多不同的教学决策都是在学生第一次作答,显示统计结果的当下立即“呈现”在教师眼前,教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决定并实行一个相对较佳的策略。
回想一下,你刚刚所做的决策是否和前面描述的这些作法之一吻合?或是你有不一样的教学决策?如果有,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决策分析显然是“系统二”的工作,而教学现场需要的是像“系统一”这样的快速反应机制。一位教师唯有经过足够的练习,才能保证每次的决策质量够好,使学习的成效提高,达到教学专业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