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上》以“我”和女佣上五云嫂坐牛车进城看她的儿子为线索,通过五云嫂向我讲述她的经历的回忆方式,揭示了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
萧红的作品中值得注意的是她叙事的视角,许多作者都偏向于以旁观者和成熟的笔调叙述,但是在萧红的创作中,以一种全新的叙事视角——儿童,进行叙述,这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不仅在这部作品中,在《呼兰河传》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呼兰河传》的,第一次阅读是在小学阶段,当时只是觉得儿童的视角非常朴实天真,但是再年长些,便能略微领会作者的用意。在儿童世界中对于成年人的所谓悲欢离合是有些迟钝的,而《牛车上》使用了双重叙述,作为成年人的五云嫂和作为儿童的“我”五云嫂的悲惨命运是儿童无法理解的, “我”只能被动地听五云嫂的故事而无法安慰她, 五云嫂的悲惨命运是儿童无法理解的, “我”只能被动地听五云嫂的故事而无法安慰她,这种情感差距所造成的冲突更加凸显了悲剧的内核,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感情冲击。而儿童视角在某种意义上比成人视角更能直接体现事件的本质,以孩童的语言道出残酷的现实更具有讽刺意味。
这种写作视角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儿童的视野是有限的,儿童的思维也较为简洁明了,可能在表达一些情感时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