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心理服务,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无论是接受心理咨询得到问题的解决,还是学习心理学获得自我的成长,亦或是接受心理教育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都是心理学带给人们的益处。
随着国家对全民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也越来越全面,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们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就要回应社会的需求,从心理治疗转向心理服务,这是一种跨文化。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从“不求不助”高高在上的心理咨询师的姿态,转为一个服务者的心态。先做好心理健康的普及工作,让大家认识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心理学是指引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每一个人都要学点心理学,懂点心理学,可以让自己的家庭更和谐,生活更幸福,工作更得心应手。
其次,是要根据当下的社会问题,开发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课程,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让普通大众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堂好的心理学课程,要走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步骤,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只是让大家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却做不到。这样对大众的心理健康不仅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产生,让大众对心理学产生误解,觉得心理学没用。甚至对心理学产生抵触,觉得心理学不仅帮不到他,反而让他更受伤害。这是我们心理学工作者一定要重视的很关键的点。
第三,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健康群体,去教育,去预防,把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而不是只把眼睛盯着问题人群。通过多种多样的授课形式,吸引大众来学习心理学,让学习心理学的人们真正能够从中获益。从对心理学感兴趣到参加学习,再到从中获益,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健康的良性循环。当一部人分因为学习心理学而获得了成长,他们就会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走进心理学,这样以点带面,以面再带动更大的面,就能逐步实现“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