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见或听见谁谈到「我没朋友」这件事时,我将这句话擅自扩充为「我如今没有朋友。」
从来没有交过朋友,我认为这实在很难相信,当然对朋友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同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
有的人认为朋友是要在自己做出错误选择时及时告知自己错误的人,有的则认为朋友是要与自己一同做某些事才能算是朋友,有的人因为某些关系称呼自己为你的朋友,有的人因为利益称呼自己为你的朋友,他人成为自己的朋友的理由各式各样,谁是真正的朋友想必各位都有自己的判断方法。
这个世界充满着迥然不同且深不见底的地洞,至少在我看来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我深信自己也是身在这深不见底地洞中的其中一员,但从某个时刻开始,我望向地洞的上方似乎可以从那边看到一点美丽的东西,因而开始决定向那美丽的东西伸手,但这并不是只靠我一时的想就做的到,久经时日后当我爬到地洞的洞口时我发现自己并未跌落到深不见底的地洞中,从地洞中探出头,沐浴在久违的徐风中时我感受到「原来地洞的洞口外存在着这么一大面令人感到美丽的地方。」
时至今日,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脱离地洞,尽管从这个地洞脱离终有一日可能跌落到另外一个地洞中,但我现在愿意乐观一点我终有一日会从地洞中成功脱离,因为当我从地洞中出来后我发现有着温暖阳光的那一方并不是无法到达的,地洞也并非是深不见底的。
即便那是曾经某个瞬间存在过的东西,我也不希望在日后将其遗忘或看做不存在,而是将它当做一种宝贵的东西、美丽的记忆看待。虽然这么说较美化记忆这种东西但我如今并不认为坏的记忆全是会导致不快的,换种看法因为有坏的记忆才会防止下一次的再次发生,有坏的记忆才会让自己进行反省改正。
死人的故事与单方面死亡的恋情故事总是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悲伤,然后伴随着一方的死亡另外一方怀抱着希望继续走下去。
有时当我阅读到这样的故事时我总会思考这样的结果是否合适,悲伤后出现的希望是否能真正作为人一直前行的力量,一时的希望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是否真的像我读这类书时想的这样我并没有办法得知结果。不过事后我找到一个可能符合的想法,「过于完美的书总会让人有所回忆和怀念,但这样的书通常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书中就是要伴随着些许遗憾才能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虽然可能有更多的话更符合这类故事但如今我认为这段想法最贴近我对这种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