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自己是个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因为“物质上的虚荣心比较”而对另一半产生不满情绪的人。
然而,没想到,还是在资本家的各种营销下,我有了从“节日想要仪式感”到“节日想要礼物”的转变。
当然,这个转变,也只是存在于心里,我羞于去索要任何礼物来暴露自己的转变,总觉得这样的转变并非网上所谓的“被爱的人才会有开口的自信”之类的象征。
我只认为,自己是在身边女孩的对比下、资本家的营销下、异地恋的无奈下等因素,导致了我想要通过“仪式感”、“礼物”这样一些形式来证明自己也在“被在乎”。
嘿嘿,这话也只有在这片自己的小天地中,才勇于说出。
昨晚和好友喝茶唠嗑,突然就聊到了明天情人节,和过去许许多多个节日一样,甚至是儿童节,她都会大声地说:“我什么节都想过。”她和我都知道,这话是说给她身旁的男友听的,她的男友虽对她这样表达多次的言论不置可否,可到了节日当天,还是会准备小礼物或是红包。
这次和以前许许多多次一样,我听到这样的话时,回应依旧还是那个回答,同我单身时的回答如出一辙——“我不过,有什么好过的”。
单身那会我觉得自己说的坦坦荡荡,总不能要求我的女生朋友们给我过吧。
谈恋爱后我觉得我说出来的时候带着些许小傲娇,给自己洗脑——“这些节日都是资本家来圈钱的,天天要对象给我过这节日过那节日的,以后纪念日什么的就干脆不重视了。”
现在我说出这话的时候,是相当虚的、小声的,生怕好友同过去一样,多此一举问我一句“为什么不过”之类的话。
昨晚他俩回去后,我在回想自己曾在对象那收到的“仪式感”,想从过往经历中,找到很多很多仪式感,证明他是有仪式感的,不在营销节日的仪式感,可能在别的纪念日方面的仪式感呢?想通过这些证明,坐实自己就是变成“物质虚荣”的罪名。
说实话,找了很久,甚至从21年开始的朋友圈查找(自认为自己是个有仪式感的人,朋友圈大抵是有记录的)。
不找还好,还能找个“太久了、记忆力不好”的借口来搪塞自己。
找了就从“失落”到“难过”了。
四年生日,我只收到过一年生日的礼物和一句四字朋友圈祝福。
情人节及七夕,我只收到过一次鲜花和一场奔赴。
跨年夜,我只一次体验过一起看电影的仪式感。
一百天的纪念日,什么都没有,我们连吃个饭的仪式感都没有;
五百二十天的纪念日,有,是我半夜十二点到他工作地,就为了送准备好的礼物;
一千三百三十四天的纪念日,有,是要求有点仪式感,当天必须跟我说一句,不能忘记了。他要求我送他个“大胆翘班提前过年”的礼物,我做到了。然后他没有准备礼物,是在我提醒之下,买了草莓干给我,当然,还不是纪念日当天送的。纪念日当天,我还得做个“假笑女孩”,听不懂他们的家乡话,埋头聚餐吃饭。
......
昨晚回忆到这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有点戾气了。
生怕拉不回自己平静的情绪,临睡不能好好与他视频对话,我当时给自己的大脑提醒一下,今年的春节,我终于不是最先送祝福的那个人了,他在今年过年终于是比我有仪式感的了——有线上形式的1314,有线下形式的521。
可到了深夜的时候,我的情绪就不可遏制地波动了起来——
深夜十一点,我如同往常向一个网友老师打卡英语,到了晚安,作为鼓励,他会发一个小红包。
平常打完卡,无论他是秒回还是隔了多久回,我都选择到第二天再领红包,原因是担心他会深夜找我聊天,我选择保持一个“打完卡即断网睡觉”的形象。
然而,他秒回发来的红包却不是如同平时的普通红包,而是专门标注“Happy Valentine’s Day!”的红包。
我突然就被发出无奈一笑了,突然想到这样一个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朋友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让我发出“这样给我小小仪式感的人若是对象就好了”的感叹,因为不是对象,只有感动。若是对象给的仪式感,哪怕是个5块2的红包,我恐怕会开心得傻笑。
望有耐心的读者看到这,不要取笑我、看不上我,谁叫我是“恋爱脑”呢。在这个大多数人“看不起女生恋爱脑”的时代,我却不曾以“恋爱脑”为耻,只是认为那是我真诚爱一个人的标签。
收到这样一个祝福红包后,我心想,现在还没过十二点,再困也要与对象聊到十二点过后,看看他会不会说一句“情人节快乐”。
不出意外,他没有。
他在我道晚安后,就准备挂了。
我藏住不满情绪,轻轻地说了一句:“情人节快乐。”
他如同复读机一样跟着我说了一句。
我这时候的情绪有点藏不住了,说了一句,“你就不能主动说一句不一样的吗?”
他听到后,又急忙准备说一遍,我在他最后一个字没落下的时候,迅速地回了一句:“求来的我不要”。
最后,赶紧补充了一句“我挂了”,这才结束这场即将爆发争吵的对话。
那是,我已经有预感,再多说两句话,我就要暴走了。
我就会细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直男”,我就会翻旧账,给他回忆两年前我们半夜在打游戏,到了凌晨就是七夕,游戏结束后我对他说,没有钱准备礼物的时候、发红包的时候,好歹跟我说一句祝福,第一个说祝福。
可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再次完美重复。
我其实累了,懒得翻了。
虽然我知道,没有给我仪式感,不代表就是不爱,不代表就是这段感情怎么怎么,但是就是失落、就是失望。
很清楚这些话对朋友讲出来,铁定是给他打上各种“不在乎你”、“不爱”的不好标签;
很清楚这些话对他讲出来,铁定是让他沉默,让他僵硬地表示会注意等等,再是过后多给我点几次外卖,表示他特有的生活仪式感。
因而,只能在这里无病呻吟了~
虽然称之为“无病呻吟”,可我也觉得这样“庸人自扰”没什么不好。
我深信,这些困扰会成为堆成我“犹豫不决”的碎块,能堆成山的时候,自然“犹豫”会变成“决断”;
如果始终没有堆成山,那就是说明“犹豫”只会成为“不稳定”,在生活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问题的“不稳定”就当是调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