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1”教学设计着眼于三位一体设计思路
采用“导学案设计”“教学课件设计”“教案设计”三位一体的“主体统一、细节多样”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结合,形成所有学科、所有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彼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协作共赢。
(一)导学案设计的主要功能
1. 制定目标
(1)从形式上分,有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2)从内容上分,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及情感意志目标。目标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及要求。制定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内容为:
① 单元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以及情感意志目标。
② 课时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以及情感意志目标。
在实际导学案设计时,四个学习目标要依据具体的练习题需要、教学需要选择具体的某一个,最多两个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切忌宽泛而模糊不清!应体现简单明了、目标明确、直截了当。
2. 明确任务
以习题或任务方式呈现。一是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明方向;二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3.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指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每道题明确指出学习的具体方法、策略建议,以及相应的能力、思维方式的运用。注意学习方法、策略和知识的迁移性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巩固学习方法、策略、知识与技能。利用完成任务带来的成功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策略,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4. 疑难与问题
每次预习作业最后都要设计问题栏,鼓励学生设计1~3个问题,培养学生提问、善问的技能和习惯。可以是自己遇到的疑问,也可以是重点问题、关键问题或者是想考校别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采用先单元组讨论,单元组呈现的问题再由全班讨论,对于有意义的拓展性的问题可留作学生课外寻找答案,以此培养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和技巧。对于好的提问给予积分奖励。
5. 培养习惯
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巩固等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
6. 定时总结
培养学生每周、每一个单元、每个学习阶段写学习心得、学习反思的习惯,或者有感而发时写学习感悟、随笔。(在本书第八章教育网络平台中设置成长记录袋支持该项活动。)
(二)教学课件设计的主要功能
1. 情境功能
通过音视频、动画等情境设计给学生以直观、形象、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信息量大
通过课件的音视频、图表、文本、互动游戏等功能,能够很方便地将背景知识、拓展知识等直观地、清晰地呈现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及教学效率。
3. 条理清晰
通过课件将教学内容、步骤按一定的教学组织原则分块呈现,使教学过程条理清晰,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4. 强化巩固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讲解、练习、问题等教学活动,在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了自主学习和教学单元组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巩固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等。
5. 拓展延伸
在通过预习环节、课堂强化巩固环节的教学活动后,学生对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也有了较好的掌握。这时就可以对知识结构、问题探究、技能策略、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等进行适当的拓展、升华,启发、引导学生向生活化、实践性、探究性方向发展。
6. 辅助功能
不管课件做得有多精彩,但是它的基本功能只有一个——辅助教学。切不可喧宾夺主,辅助教学是课件的本质属性。对于高年级学生,过多过度地采用形象、直观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利于其抽象思维方式的发展。物极必反!故,对于教学课件的使用要注意适当、适合,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发展学生内在的素质。“为腹不为目。至虚极,守静笃。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外在的表现是其内在的自然反映、发展。
(三)教案设计的主要功能
1. 统领全局
从设计的目标、方法与策略、设计意图等角度对整个教学设计中的导学案、课件以及教学活动组织的使用等进行总体概述,使使用者明确每一部分、每一步骤的设计意图、使用方法与策略、实现目标。
2. 明确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并细化落实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无论是学习目标,或者是教学目标都要求具体明确、简单明了,让使用者能够清楚明白目标指向。
3. 细化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环节、实施步骤,并列出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意图。
4. 反思建议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的实施情况发表观点评价、心得体会,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以便在年级、学科教研中进行集体讨论、改进、完善教学设计。